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梅花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注】“容易”,这里是轻易的意思。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为我们描绘了一枝雪中傲立的梅花,隆冬时节,白雪纷飞,梅花盛放,然而孤高绝俗,即使要入画,也难以画得传神。
B.颔联写出了梅花特别的韵致,素净清雅到了极致,冬日的寒冷倒给它平添了几分傲寒的韵味。
C.颈联由写景叙事转入抒情,“横笛和愁听”,玉笛声声引人愁思,一曲《梅花落》,更是勾起了诗人满怀的惆怅之情。
D.诗人眼看这绽放的梅花不胜寒风,“斜枝倚病看”,风中的枝桠横斜错落,仿佛生了病似的,怜惜之心油然而起。
E. 阮籍有诗云“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尾联中,诗人隐隐动了怜悯之意,向扑面而来的冷风默默祈祷,希望能让这凌寒而放的梅花多开些时间吧。
【小题2】诗人赏梅写梅,却更像是一个伫立在风雪之中向上苍祈祷的私语者,请结合诗歌,赏析诗人是怎样通过自己的笔触来描绘梅花的神韵的,又寄托了自己怎样的心绪?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13 05:05: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除  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①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鹄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举进士,屡试落第。②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③屠苏:药酒名。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来诗全诗文笔沉重。首句“事关休戚已成空”,写除夕之夜,诗人想回家团聚的渴望牵动着他的喜乐和忧愁,现在这愿望转眼已成为一场空。这一起句既交代了后面“愁”的事因之一,也奠定全诗愁苦的情感基调。
B.王诗全诗文笔轻快。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写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在阵阵响亮的鞭炮声中,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送走旧的一年,迎来崭新的一年。这一起句既紧扣了题目“元日”,又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C.来诗的第三句写诗人因愁整夜难眠、辗转到天明;王诗的第三句写千家万户都笼罩在烟雾中,用“曈曈”写出日光曚昽的景象,表现过年时的热闹气氛。这两处转笔在章法上使得诗歌陡生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
D.王诗的结句,写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的细节,既是反映民间习俗,又寓含了除旧布新之意。“桃符”就是悬挂或者张贴于门首的图像,意在祈福灭祸。这句诗在结构上与首句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E.同样是辞旧迎新,两首诗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却不同。来诗表达事已成空的愁苦之情、远离故土的思念之情;王诗通过对元日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乐观自信的心态和喜悦的心情。
【小题2】来诗的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