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答张十一功曹

[唐]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笃竞长纤纤笋,踯躅四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张十一名署,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诗人读了张十一的来诗后,写了本诗。②筼筜:读“yúndāng”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③踯躅:羊踯躅花,二月花发,耀眼如火,月余不歇。④炎瘴: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描绘了山水空净,猿鸣声声,人烟鼎盛,一派繁华美好的景象。
B.颔联“竞”字写出了筼筜蓬勃生长,“闲”字写出了羊蹿躅悠然开放。
C.“未”字统领“报”字,“莫令”是不要让的意思,表现了诗人的意愿。
D.尾句中“斗”同“陡”本句的意思是诗人顿时感觉头发白了一多半。
E.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在写景方法上与本诗首联大不相同。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18 10:02: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刘正夫书

韩愈

愈白进士刘君足下:

辱笺,教以所不及,既荷厚赐,且愧其诚然,幸甚幸甚!凡举进士者,于先进之门,何所不往?先进之于后辈,苟见其至,宁可以不答其意邪?来者则接,举城士大夫莫不皆然,愈不幸独有后辈之名,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

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或问:“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惟其是尔。”如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言之。夫文岂异于是乎?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之最。然则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亦必无后世之传也。足下家中百物,皆赖而用也,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夫君子之于文,岂异于是乎?今后进为文,能深探而力取之,以古圣贤人法者,虽未必皆是,要若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之徒出,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有文字来,谁不为文,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顾常以此为说耳。

愈于足下,同道而先进者,又常从游于贤尊给事,既辱厚赐,又安得不进其所有以为答也。足下以为何如?愈白。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愈不幸独有后辈之名    接:接待,此处可理解为“笼络”
B.宜古圣贤人 师:以……为师
C.虽不为当时所    怪:奇怪
D.同道而先进者    忝:有愧于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来者则接今后进为文
B.愈不幸独有接后辈之名    则共观言之
C.文宜何师 以古圣贤人法者
D.然所珍爱者 然存于今者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见其至,宁可以不答其意邪?
如果看见他来了,怎么可以不回应他的诚意呢?
B.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
名声存在的地方,就是诽谤指向的地方。
C.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并不是一定要文章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且以那样的方式结束。
D.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
必定是出自这样做的人,而不是出自遵循寻常世俗之见的人。
【小题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
②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
【小题5】请分条概括本文在学习“为文”问题上作者所持的观点。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与冯宿论文书

韩愈

①辱示《初筮赋》,实有意思。但力为之,古人不难到;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即人必大怪之也。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则人以为好矣。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矣,不知古文,真何用于今世也,然以俟知者知耳。

②昔扬子云著《太玄》,人皆笑之,子云曰:“世不我知,无害也;后世复有扬子云,必好之矣。”子云死近千载,竟未有扬子云,可叹也!其时桓谭亦以雄书胜老子。老子未足道也,子云岂止与老子争强而已乎?此未为知雄者。其弟子侯芭颇知之,以为其师之书胜《周易》。然侯之他文,不见于世,不知其人果如何耳。以此而言,作者不祈人之知也明矣。即使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不疑耳。足下岂不谓然乎?

③近李翱从仆学文,颇有所得,然其人家贫多事,未能卒其业。有张籍者,年长于翱,而亦学于仆,其文与翱相上下,一二年业之,庶几乎至也。然闵其弃俗尚而从于寂寞之道,以之争名于时也。

④久不谈,聊感足下能自进于此,故复发愤一道。愈再拜。

注①冯宿,字拱之。婺州东阳人。公同年进士。②扬子云:名雄。
【小题1】第①段中划线句通过写作者自己怪诞的遭遇,表现了________和_______的矛盾。
【小题2】简要说明第②段的举例论证的作用。
【小题3】结合全文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倡导写古文的韩愈认为,向古人学习写作古文已经很困难了,而更难的是不为世人所认可。
B.韩愈认为相对于《太玄》,《老子》不足道,是因为他尊崇儒家道统。
C.这封信是韩愈对于古文的好处不为人知,由所感发而作,从中也流露出他的坚强和自信。
D.这封信文笔简洁,强烈的感情贯穿始终。
【小题4】结合课文《师说》的内容,简要分析文章第③段作者列举李翱、张籍学习状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