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筝柱
朱湾
散木今何幸,良工不弃捐。
力微惭一柱,材薄仰群弦。
且喜声相应,宁辞迹屡迁。
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
(注)①筝柱,就是筝上的弦柱。每弦一柱,可移动以调定声音。②朱湾,唐代宗大历年间进士。性浪漫,好琴酒,放纵山水,不应征辟。③散木,无用的木材。《庄子·人问世》记载:“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或称为散材。”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说自己身为无用之木,没什么大用处,但能工巧匠却没有抛弃自己,自己十分幸福。
B.颔联说自己能力很弱,只能作为古筝的筝柱,非常惭愧,要想奏成音乐,还要依仗群弦。
C.颈联写筝柱因为能帮助琴弦发出和谐之声而喜悦,所以随看古筝被人搬来搬去,也不拒绝。
D.尾联直抒胸臆:如果有知音能欣赏我、重用我,我一定要尽自己所能为国效力,报答恩人。
E. 此诗与李商隐的《锦瑟》都通过乐器抒发情感。两诗相比,李诗的表达更为含蓄而朦陇。
【小题2】这首诗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23 09:04: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