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唐   岑参①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②其那:怎奈。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动静结合,“空满耳”与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都是“白白的,徒然”之意。
B.颔联承首联诉平生感慨,“长不用”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
C.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D.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E. 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小题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03 07:01: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知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凹西门伫献捷。

(注)①唐天宝十三年冬,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于轮台率兵征播仙,抗击吐善入侵,岑参作此诗送行。行,乐府诗体的标志。②走马川:或说即左末河,距播仙城500里。③雪海:在新疆。④金山:即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⑤五花、连钱:都是名贵的良马。⑥草辙:起草声讨敌人的文书。⑦车师:车师为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今新疆吐鲁番境内。

【小题1】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开篇写出征的环境,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
B.本诗意象鲜明,意境独特,体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虽无细节描写,但笔力矫健,大笔挥洒,语句豪爽,真实动人。
C.诗歌虽写战争,却以叙寒冷为主。围绕“风”字落笔,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轮台”句由暗写转为明写,写出了“风声”,接着又以石头的满地滚动突显了风的狂暴。
D.“金山西见烟尘飞”中“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了唐军早有戒备。
【小题2】杜甫曾评价“岑参兄弟皆好奇”,岑参的边塞诗善于描“奇景”、抒“奇情”。请结合诗句分析本诗是怎样描“奇景”、抒“奇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