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远(其一)
薛涛
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
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
寄外
毛友龙妻
剔烛亲封锦字书,拟凭归雁寄天隅。
经年未报干秦策,不识如今舌在无?
(注)①薛涛,字洪度,唐代女诗人。写此诗时薛涛虽与元稹相恋,但已是异地相隔。③毛友龙,浙江衢州人,北宋诗人。此诗是毛友龙赴京赶考未中时,其妻寄给他的。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赠远》(其一)中,首句写景,芙蓉花刚刚凋谢,蜀山的秋天也到来了,引发愁绪。
B.《赠远》(其一)第二句写女子打开收到的书信,读到信中的内容,禁不住内心忧愁。
C.《赠远》(其一)第四句以一个月夜登高望夫的思妇形象结束全诗,使诗歌隽永感人。
D.《寄外》首句以细节起笔,描绘了闺中少妇剔亮烛火把写好的信封好要寄给远方丈夫的情形。
E. 《寄外》第二句中的“归雁”,应指南飞的大雁,此时的季节正是北方的秋季。
【小题2】两首诗同是写闺中女子对远方的心上人的思念,但两者的感情基调又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03 09:02: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1】下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锱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B.可怜:让人可惜
C.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D.独夫:孤单的人
【小题2】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 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 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小题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A.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B.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C.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4】翻译。
①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