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蒲剑①
(明)唐寅②
三尺青青太古阿③,舞风砟④破一川波。
长桥有影蛟龙惧,江水无声日夜磨。
两岸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
秋来只恐西风恶,削破风棱⑤恨转多。
(注释)
①蒲剑:水草菖蒲叶子,其形似剑。②唐寅:明朝著名的画家、诗人。29岁中解元,因受考场舞弊牵连得为官,依靠卖画为生,生活贫困潦倒,54岁即病逝。③太古阿:古代“太阿”宝剑。④砟( zhǎ)破:穿破。⑤棱:指菖蒲叶的棱角。
【小题1】下列各项对这首诗判断错误的是()
A.这是一首咏物诗。
B.这是一首七言古诗
C.这首诗主要运用托物抒情手法。
D.诗的中间两联对仗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比喻,将蒲叶比作古代的太阿宝剑,突出蒲叶的宝贵。
B.颔联写长桥倒影似蛟龙,流水无声磨损蒲叶,渲染环境的险恶。
C.“两岸”、“五更”写时空变换,“烟”、“雨”写气候特点。
D.“恐”、“恨”以拟人修辞,表达诗人对宝剑的担忧怜惜之情。
【小题3】古人论诗云:“一篇全在尾句。”结合全篇,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赏析尾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22 11:01: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第宅

太宗朝,天下新承隋氏丧乱之后,人尚俭素。太子太师魏征,当朝重臣也,所居室宇卑陋。太宗欲为营第,辄谦让不受。洎征寝疾,太宗将营小殿,遂辍其材,为造正堂,五日而就。开元中,此堂犹在,家人不谨,遗火焚之。子孙哭临三日,朝士皆赴吊。高宗时,中书侍郎李义琰宅亦至褊迫。义琰虽居相位,在官清俭,竟终于方丈室之内。高宗闻而嗟叹,遂敕将作造堂以安灵座焉。

则天以后,王侯妃主京城第宅日加崇丽。至天宝中,御史大夫王鉷有罪赐死,县官簿录太平坊宅,数日不能遍。宅内有自雨亭,从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又有宝钿井栏,不知其价。他物称是。安禄山初承宠遇,敕营甲第,瓌材之美,为京城第一。太真妃诸姊妹第宅,竞为宏壮。曾不十年,皆相次覆灭。

肃宗时,京都第宅屡经残毁。代宗即位,宰辅及朝士当权者争修第舍,颇为烦弊。议者以为土木之妖。无何,皆易其主矣。中书令郭子仪勋伐盖代,所居宅内诸院往来乘车马,僮客于大门出入,各不相识。词人梁鍠尝赋诗曰:“堂高凭上望,宅广乘车行。”盖此之谓也。郭令曾将出,见修宅者,谓曰:“好筑此墙,勿令不牢。”筑者释锤而对曰:“数十年来,京城达官家墙皆是某筑,只见人自改换,墙皆见在。”郭令闻之,怆然动容。遂入奏其事,因固请老。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子孙哭临三日,朝士皆赴   吊:吊丧。
B.竟终于方丈室之内   方丈: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
C.遂敕将作造堂以安灵座焉 将作:职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的官员。
D.无何,皆易其主矣   无何:没有办法。
【小题2】(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遂敕将作造堂安灵座焉 议者为土木之妖
B.太宗欲营第,辄谦让不受 遂辍其材,造正堂
C.高宗闻嗟叹  筑者释锤对曰
D.不十年,皆相次覆灭   郭令将出,见修宅者
【小题3】(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从王侯将相京师第宅修建的变化描写中,引出对上层统治者们追求奢靡生活的警诫。
B.作者描写唐王朝建国之初魏征、李义琰这样的大臣居所之卑陋褊迫,提倡为官清俭。
C.文中描述王鉷、安禄山、太真妃诸姊妹的第宅,“曾不十年,皆相次覆灭”,鲜明地表达了再崇丽宏壮的建筑,都将成为废墟的道理。
D.郭子仪跟筑者的一番对话,揭示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宅内有自雨亭,从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又有宝钿井栏,不知其价。他物称是。
(2)数十年来,京城达官家墙皆是某筑,只见人自改换,墙皆见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故都
韩偓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
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
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
掩鼻计成终不觉,冯无路学鸣鸡。
注①韩偓:唐昭宗时任职翰林学士,甚得亲信。后受权臣朱温忌恨,终被贬逐出朝。这首诗是他在外地听到迁都的消息后写成的。②池籞:即宫中池塘周围的竹篱笆之类,平时上面网以绳索,禽鸟无法进出。③噬脐:自噬腹脐。比喻后悔已晚。④掩鼻计:楚王夫人郑袖用“掩鼻之计”除去楚王新得宠的美人。⑤冯:孟尝君之门客,因学鸡鸣而使孟尝君脱身。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头两联写诗人所见故都荒凉、破败的景物。荒草、塞雁、宫鸦等景物,表现了故都的物是人非,给作品笼罩了一层凄迷的气氛。
B.前四句写景,点面结合,将全景与特写剪接在一起。首联总写长安城的衰败,取景浑融概括;颔联集中描绘宫苑废芜,笔触细致传神。
C.颈联正面抒情。“烈士”是诗人自称,诗人抚今追昔,心中悲愤难抑。“垂涕”而又加一“空”字,就把这种心理表达得十分真切。
D.“地下强魂必噬脐”,昭宗时宰相崔胤引进朱温的兵力,结果使唐王朝陷入困境,自己也遭杀戮,此句写崔胤泉下有知,定将悔恨莫及。
E. 尾联用典。尾联后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解救君主脱离困境的决心,与“冯无路”形成对比。“终不觉”“无路”等字眼蕴含强烈的感情色彩。
【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