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江南曲四首(其一)
储光羲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采莲词
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着莲舟不畏风。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储诗首句,用简洁、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清澈见底的江水,为下一句描写风浪做渲染。
B.储诗第二句无一“风”字,却可以从翻空的高浪中感受到风的气势,并听到它咆哮的声音。
C.张诗首句写采莲女早起出门时周围的环境,描写了他们一早就赶到沙头,准备乘船出发采莲的情景。
D.张诗第二句描写了采莲女归来时半路遭遇暴风雨的情景,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E. 诗歌表现豪情多用豪放的笔墨,而这两首诗却用轻淡语言和从容语调表现主人公的勇敢。
【小题2】两首诗中主人公都“不畏风”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不畏风”各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品格?请结合每首诗的最后两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05 03:04: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富春江一带的大好山水。
【小题1】下面对这首是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上句渲染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深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不是东风送我还,而是我送春归去。
B.颔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诗人造语新奇,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意境,不愧为传诵不衰的名句。
C.颈联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遥想故园,望眼欲穿,思乡念亲,忧心如焚,连年累月,无心翻书,揽镜自照,白发满头。诗人内心愁苦,溢于言表。
D.“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暗用典故,写故乡五湖风光优美,表达了自己将归隐田园的愿望。
E. 这首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小题2】颔联手法精妙,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慕容绍宗,慕容晃第四子太原王恪后也。尔朱荣即其从舅子也。值北边挠乱,绍宗携家属诣晋阳以归荣,荣深待之。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固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绍宗对曰:“公既身控神兵,心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谓非长策,深愿三思。”荣不从。纥豆陵步藩逼晋阳,尔朱兆击之,累为步藩所破,欲以晋州征高祖共图步藩。绍宗谏日:“今天下扰扰,人怀觊觎,正是智士用策之秋。高晋州才雄气猛,英略盖世,譬诸蛟龙,安可借以云雨!”兆怒,禁止绍宗,数日方释。及高祖举义信都,兆乃抚膺自咎,谓绍宗曰:“必用卿言,争岂至此!”后高祖从邺讨兆于晋阳,兆自缢而死。绍宗遂携荣妻子及兆余众自归。高祖仍加恩礼,所有官爵并如故。天平二年,行扬州刺史,寻行青州刺史。丞相府记室孙搴属绍宗以兄为州主簿,绍宗不用。搴谮之于高祖,云:“幕容绍宗尝_登广固城长叹,谓其所亲云‘大丈夫有复先业理不’。”由是征还。元象初,进爵为公,除度支尚书。侯景反叛,诏绍宗节度三徐、二兖州军事,与高岳等出讨。于时景军甚焱。与景接战,诸将无肯先者,绍宗麾兵径进,诸将从之,因而大捷,景遂奔遁。西魏遣其大将王思政入据颍州,绍宗与太尉高岳、仪同刘丰等率军围击,堰洧水以灌之。未几,与丰临堰,见北有尘气,乃入舰同坐。暴风从东北来,远近晦冥,舟缆断,飘舰径向敌城。绍宗自度不免,遂投水而死,时年四十九。绍宗死后,三军将士莫不哀痛悲惋。赠使持节,谥日景惠。
(节选自《北齐书·慕容绍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
B.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
C.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困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
D.及荣称兵人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州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名,此处称呼高晋州,是以对方在晋州任刺史称呼其人。
B.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节度是管理、调度的意思,唐代设立的节度使为地方军政长官,朝廷赐以旌节。
D.赠指追赠,是朝廷对有贡献的官员在退休时或对殉职、阵亡者给以官爵等荣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绍宗善于识人,反对联合高祖。尔朱兆想联合高祖共同对付步藩,绍宗认为不能给高祖发展壮大势力的机会,尔朱兆不听,最后被高祖攻讨。
B.绍宗不徇私情,遭到小人诬陷。孙搴请求绍宗委任兄长作州主簿,绍宗没有答应,于是孙搴向高祖进谗言,高祖产生疑虑,将绍宗召回都城。
C.绍宗勇猛善战,平定侯景叛乱。侯景军队人多势众,同侯景军接战后,诸将都不肯冲锋在前,绍宗则挥兵猛进,诸将紧随其后,取得大捷。
D.绍宗精忠报国,不幸以身殉职。王思政围困颍州,绍宗等人用水灌之法对敌,暴风扯断其乘坐船只的缆绳,船径直冲向敌营,绍宗投水自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今天下扰扰,人怀觊觎,正是智士用策之秋。
(2)兆乃抚膺自咎,谓绍宗曰:“必用卿言,今岂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