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从视觉和听觉写边塞的凄凉:戍楼上更鼓声断,人却步履匆匆,还在赶路;秋天的边地传来孤雁的哀鸣。
B.颔联写客观实景:白露已至,放眼看去,眼前的霜露开始变白;那天上的月儿,就是故乡的月亮,分外地明亮。
C.颈联:上句是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两句写得伤心折肠,折射出战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D.尾联中“长”是“一直、总是”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平时寄出的书信尚且无法到达,更何况是在战争还没有停止的时候!
E. 全诗语意多处照应,如“未休兵”照应“断人行”;“寄书”“不达”照应“无家”;“问死生”照应“弟皆分散”等。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2-14 03:13: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阁夜
注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冬,晚年的杜甫寓居夔州西阁。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
【小题1】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时间,在一年将尽的岁暮季节,隆冬日短,太阳和月亮此落彼起,匆匆交替,仿佛在催促着短暂的白天赶快消逝。
B.次句中,“天涯”指偏处西南一隅的夔州。“寒宵”点题内“夜”字。这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让人感到彻骨的寒意。
C.颈联从听觉角度写阁上所闻。“野哭”一句,写诗人在阁中遥闻野外传来哭声,由此联想到蜀中战事不断,生灵涂炭。
D.尾联中,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号称“卧龙”的诸葛亮和跃马称帝的公孙述,现也均已化为黄土,令人心生感慨。
【小题2】本诗的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赏析这一联诗句。
【小题3】杜甫这首诗情感十分丰富,请概括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重 题
杜甫
涕泗不能收,哭君余白头。
儿童相识尽,宇宙此生浮。
江雨铭旌
①
湿,湖风井径秋。
还瞻魏太子,宾客减应刘
②
。
(注)①铭旌:竖在死者灵前的旗幡。②应刘:指应玚和刘桢,三国时期的著名文人,曾深受魏太子曹丕器重,后两人相继死于瘟疫。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首联两句直抒胸臆,写好友的去世让诗人万分悲痛,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B.第三句写诗人从前认识的儿童都已长大,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深沉忧思。
C.第四句感叹自身漂泊无定的处境,朋友的离去让诗人在这世间更加孤独。
D.全诗着力写一“哭”字,诗人既哭不幸去世的友人,也哭穷愁潦倒的自己。
【小题2】比较赏析本诗后两联不同的抒情手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1】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E. 全诗可谓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但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
【小题2】任选两联赏析诗人是如何感秋寄情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 望
①
杜甫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㝦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②
。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
③
春酒
④
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注)①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年)十一月,当时诗人正在外漂泊求职。②五溪:即沅水上游的五大支流。③射洪: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上游。④春酒:此指冬酒,因冬酿而春成,故称春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既写明了诗人此次出城野望的地点,也交代了他野望所见的山景与江色。
B.第二句点明时间,是在仲冬一个风起的日子,“凄凄”二字渲染出凄冷的氛围。
C.第三句承首句,重点写山,“连”“蟠”状群山的绵延和山势的盘曲,极为传神。
D.结尾“目极”二字,言全诗为“望”统领,诗人想到仕途无人提携,倍感伤心。
【小题2】诗歌第三联写得非常精彩,请从艺术手法角度加以赏析。
同类题5
《阁夜》最突出的情感是什么?(用诗中的一个字回答)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杜甫(712-770)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