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贺若谊字道机,河南洛阳人也。祖伏连,魏云州刺史。父统,右卫将军。谊性刚果,有干略。在魏,以功臣子赐爵容城县男。累迁大都督、尚食典御。周太祖据有关中,引之左右。尝使诣杏城,属茹茹种落,携贰屯于河表。谊因譬以祸福,诱令归附,降者万余口。太祖深奇之,赐金银百两。齐遣其舍人杨畅结好于茹茹,太祖恐其并力,为边境之患,使谊聘茹茹。谊因啖以厚利,茹茹信之,遂与周连和,执畅付谊。太祖嘉之,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周闵帝受禅,除司射大夫,改封霸城县子。后历灵邵二州刺史,原信二州总管,俱有能名。其兄敦,为金州总管,以谗毁伏诛。坐是免职。
武帝亲总万机,召谊治熊州刺史。平齐之役,谊率兵出函谷,先据洛阳,即拜洛州刺史,进封建威县侯。齐范阳王高绍义之奔突厥也,谊以兵追之,战于马邑,遂擒绍义。以功进位大将军。高祖为丞相拜亳州总管驰驿之部西遏司马消难东拒尉迥申州刺史李慧反谊讨之进爵范阳郡公授上大将军
开皇初,入为右武候将军。河间王弘北征突厥,以谊为副元帅。军还,转左武候大将军。坐事免。岁余,拜华州刺史,改封海陵郡公。时突厥屡为边患,朝廷以谊素有威名,拜灵州刺史,进位柱国。谊时年老,而筋力不衰,犹能重铠上马,甚为北夷所惮。数载,上表乞骸骨,优诏许之。谊家于郊外构一别庐,多植果木。每邀宾客,列女乐,游集其间。卒于家,时年七十七。
(选自《隋书·贺若谊传》,有删改)
注:茹茹:即柔然,北方草原上的部落制国家。携贰,离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为丞相/拜亳州总管/驰驿之/部西遏司马消难/东拒尉迥/申州刺史李慧反/谊讨之/进爵范阳郡公/授上大将军
B.高祖为丞相/拜亳州总管/驰驿之/部西遏司马消难/东拒尉迥/申州刺史李慧反谊/讨之/进爵范阳郡公/授上大将军
C.高祖为丞相/拜亳州总管/驰驿之部/西遏司马消难/东拒尉迥/申州刺史李慧反/谊讨之/进爵范阳郡公/授上大将军
D.高祖为丞相/拜亳州总管/驰驿之部/西遏司马消难/东拒尉迥/申州刺史李慧反谊/讨之/进爵范阳郡公/授上大将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中,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关中地区南倚秦岭山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物产丰富。
B.受禅,王朝换代,新皇帝接受旧皇帝禅让的帝位,也指同一朝代,旧皇帝让位给新皇帝。
C.突厥:我国古代游牧民族,也是西北草原地区继匈奴等以后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
D.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若谊才干突出。他到有离心的柔然部落做工作,说服一万多人归附朝廷,被授任司射大夫;他在灵、邵等地任职时,都有能干的名声。
B.贺若谊建立战功,他率军出函谷关,参加平定齐的战斗,后追击逃奔突厥的齐范阳王高绍义,在马邑作战,抓获高绍义,进位大将军。
C.贺若谊仕途多变,他先后被封为男、子等爵位,担任过多个重要官职,但是也有不顺的时候,他曾被哥哥牵连被免职,后又因亊被免职。
D.贺若谊宝刀不老。在突厥成为边境祸患时,他因一向有威名而被任用为灵州刺史,虽然年老,但体力强健,不减当年,北夷非常害怕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谊因啖以厚利,茹茹信之,遂与周连和,执畅付谊。
(2)谊家于郊外构一别庐,多植果木。每邀宾客,列女乐,游集其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7-03 03:17: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史万岁,京兆杜陵人也。父静,周沧州刺史。万岁少英武,善骑射,好读兵书。年十五,值周、齐战于芒山,万岁时从父入军,旗鼓正相望。万岁令左右趣治装急去。俄而周师大败,其父由是奇之。尉迥之乱也,万岁从梁士彦击之。军次冯翊,见群雁飞来,万岁谓士彦曰:“请射行中第三者。”既射之,应弦而落,三军莫不悦服。及与迥军相遇,每战先登。邺城之阵,官军稍却,万岁谓左右曰:“事急矣,吾当破之。”于是驰马奋击,杀数十人,众亦齐力,官军乃振。及迥平,以功拜上大将军。尔朱绩以谋反伏诛,万岁颇相关涉,坐除名,配敦煌为戍卒。其戍主甚骁武,每单骑深入突厥中,掠取羊马,辄大克获。突厥无众寡,莫之敢当。其人深自矜负,数骂辱万岁。万岁患之,自言亦有武用。戍主试令驰射而工。万岁请弓马,复掠突厥中,大得六畜而归,名詟北夷。窦荣定之击突厥也,万岁诣辕门请自效荣定数闻其名见而大悦因遣人谓突厥曰士卒何罪过令杀之但当各遣一壮士决胜负耳突厥许诺,因遣一骑挑战。荣定遣万岁出应之,万岁驰斩其首而还。突厥大惊,不敢复战,遂引军而去。及高智慧等作乱江南,从杨素击之。万岁率众二千自东阳别道而进,逾岭越海,攻陷溪洞不可胜数,前后七百余战,转斗千余里,寂无声问者十旬,远近皆以万岁为没。万岁以水陆阻绝,信使不通,乃置书竹筒中,浮之于水。汲者得之,以言于素。素大悦,上其事。高祖嗟叹,赐其家钱十万。开皇末,突厥达头可汗犯塞。万岁等出塞,至大斤山,与虏相遇。达头遣使问曰:“隋将为谁?”候骑报:“史万岁也”。突厥复问曰:“得非敦煌戍卒乎?”候骑曰:“是也。”达头闻之,惧而引去。
(节选自《隋书·史万岁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万岁诣辕门请自效/荣定数闻其名/见而大悦/因遣人谓突厥曰/士卒何罪过/令杀之/但当各遣一壮士决胜负耳/
B.万岁诣辕门请自效荣定/数闻其名/见而大悦/因遣人谓突厥曰/士卒何罪过/令杀之/但当各遣一壮士决胜负耳/
C.万岁诣辕门请自效/荣定数闻其名/见而大悦/因遣人谓突厥曰/士卒何罪/过令杀之/ 但当各遣一壮士决胜负耳/
D.万岁诣辕门请自效荣定/数闻其名/见而大悦/因遣人谓突厥曰/士卒何罪/过令杀之/但当各遣一壮士决胜负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兆所辖范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京兆尹为治理京畿的三辅之一。
B.除名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官吏犯罪的一种处罚方法,即开除官籍,如“除臣洗马”。
C.六畜和人类的关系比较密切,最初指马、牛、羊、鸡、犬、豕,后来也泛指家畜。
D.候骑即骑马的侦察兵, “候”即“守望、侦察”,古文中“探马”也有此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岁善于骑射,赢得将士佩服。征讨尉迥时,军队驻扎在冯翊,看见有群雁飞来, 他指定要射杀雁行中的第三只大雁,雁应弦而落,将士心悦诚服。
B.万岁身先士卒,屡次建立战功。邺城之战,官军初战不利稍稍退却,情势变得危急,他率先奋勇杀敌,振奋了士气,众人齐心协力,最终取得胜利。
C.万岁不甘沉沦,主动请缨报国。他发配敦煌为戍卒时,被长官轻视,于是请求展示骑射之术,后随窦荣定攻打突厥,他请求出阵挑战,斩杀突厥壮士。
D.万岁勇猛善战,处事随机应变。平定江南,他转战千里前后作战700余次,后因水陆阻绝音讯中断,他把书信放入竹筒投入水中,成功传递消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岁令左右趣治装急去。俄而周师大败,其父由是奇之。
(2)突厥无众寡,莫之敢当。其人深自矜负,数骂辱万岁。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高劢,敬德,渤海蓚人也,齐太蔚、清河王岳之子也。幼聪敏,美风仪,以仁孝闻,为齐显祖所爱。年七岁,袭爵清河王。十四为青州刺史,后改封乐安王。性刚直,有才干,甚为时人所重。斛律明月雅敬之,每有征伐,则引之为副。迁侍中、尚书右仆射。及后主为周师所败,劢奉太后归邱。时宦官放纵,仪同苟子溢尤称宠幸,劢将斩之以徇。太后救之,乃释。刘文殊窃谓劢曰:“子溢之徒,言成祸福,何得如此!”劢攘袂曰:“今者西寇日侵,朝贵多叛,正由此辈弄权,致使衣冠解体。若得今日杀之,明日受诛,无所恨也。”文殊甚愧。既至邱,劢劝后主:“五品已上家累,悉置三台之上,因胁之曰:‘若战不捷,则烧之。’此辈惜妻子,必当死战,可败也。”后主不从,遂弃邱东遁。劢恒后殿,为周军所得。武帝见之,与语,大悦,因问齐亡所由。劢发言流涕,悲不自胜,帝亦为之改容。授开府仪同三司。高祖为丞相,谓劢曰:“齐所以亡者,由任邪佞。公父子忠良,闻于邻境,宜善自爱。”劢再拜谢曰:“劢亡齐末属世荷恩荣不能扶危定倾以致沦覆既蒙获宥恩幸已多况复滥叨名位致速官谤”高祖甚器之,以劢检校扬州事。后拜楚州刺史,民安之。先是,城北有仆子仆庙,其俗敬鬼。祈祷者必以牛酒,至破产业。劢叹曰:“子胥贤者,岂宜损百姓乎?”乃告谕所部,射此遂止,百姓赖之。陇右诸羌数为寇乱,朝廷以劢有威名,拜洮州刺史。下车大崇威惠,民夷悦附,其山谷间生羌相率诣府称谒,前后至者,数千余户。豪猾屏迹,路不拾遗,在职数年,称为治理。后遇吐谷浑来寇,劢遇疾不能拒战,贼遂大掠而去。宪司奏劢亡失户口,又言受羌馈遗,竟坐免官。后于家。

(节选自《隋书•高劢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劢/亡齐末属/世荷恩荣/不能扶危定倾/以致沦覆/既蒙获宥/恩幸已多/况复滥叨名位/致速官谤/
B.劢/亡齐末属/世荷恩荣/不能扶危/定倾以致沦覆/既蒙获宥/恩幸已多/况复滥叨/名位致速官谤/
C.劢/亡齐末属/世荷恩荣/不能扶危定倾/以致沦覆/既蒙获宥/恩幸已多/况复滥叨/名位致速官谤/
D.劢/亡齐末属/世荷恩荣/不能扶危/定倾以致沦覆/既蒙获宥/恩幸已多/况复滥叨名位/致速官谤/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二十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B.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汉成帝建始四年,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
C.伍子胥是楚大夫伍奢之子,父亲为楚王所杀,后他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人楚都郢城。
D.我国古代根据亡者社会地位不同,对亡者“死亡”的称谓由高到低依次为薨、崩、不禄、卒、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劢性格刚直,嫉恶如仇。他要斩杀专弄权术的苟子溢,并表态若能杀他,纵然明天被杀也无憾。
B.高劢见解独到,建言献策。他先是向后主提出取胜的方法,又给周武帝、隋高祖进言,均受到米纳。
C.高劢仁孝忠良,深受器重。他自幼被北齐显祖宠爱,得以进爵和封官;后又屡被隋高祖委以重任。
D.高劢安定百姓,甚得民心。他任楚州刺史时禁止滥祭,任洮州刺史时治理有方,深受百姓的信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斛律明月雅敬之,每有征伐,则引之为副。
(2)下车大崇威惠,民夷悦附,其山谷间生羌相率诣府称谒,前后至者,数千余户。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高颍字昭玄,自云渤海蔣人也。父宾,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氏。颍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善词令。年十七,周齐王引为记室。武帝时,袭爵武阳县伯,除内史上士,寻迁下大夫。以平齐功,拜开府。寻从越王盛击屠州叛胡,平之。高祖得政,素知颍强明,又***载:“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必以信。”B.三军,我国古代指上、中、下或左、中、右或步、车、骑三军,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实质意义不同,亦可用于对军队的统称。C.幸,文中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幸”有“召幸”与“近幸”之分,前者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后者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D.有司,古代中央政府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所以文中用“有司”来泛指朝廷中各级官员。【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颎聪明敏捷。高祖在执掌北周大政时,因其能干聪明,擅长军事又多有谋略而重用之。
B.高颎有担当精神。朝廷危急,高颎辞母,仲方辞父,都体现了可贵的忠义与担当精神。
C.高颎深为皇帝倚重。高祖对高颖常呼其姓,留下高颎听政的槐树,足见高颎深得髙祖的重视。
D.高颎直言敢谏。高颎以妲己祸乱殷商为鉴,劝谏晋王,冒着被晋王记恨的危险斩杀了张丽华。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长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
(2)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
【小题5】从吕诲、宋庠、高颎的故事中,你认为我国古代的谏官应该具有哪些品质?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4

阅读《谏太宗十思疏》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③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必其根本 __________
(2)承天命 __________
(3)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__________
(4)兹九德 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斯亦伐根求木茂   勇气闻于诸侯
B.知其不可,而况明哲乎 使负栋之柱,多南亩之农夫
C.根不固而求木长   简能而任
D.貌恭不心服 殆与余同,言之不详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小题4】本文“十思”的内涵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戒骄躁、慎始终、___________、公赏罚五个方面。(要求每空填写三个字)
【小题5】请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的句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构,字孝基,北海人也。性滑稽多智,辩给过人,好读书,工吏事。仕齐,历兰陵、平原二郡太守。齐灭,周武帝以为许州司马。隋文帝受,累迁户部侍郎。时内史侍郎晋平东与兄子长茂争嫡,尚书省不以断,朝臣三议不决。构断而合理,上以为能,召入内殿,劳之曰:“我闻尚书郎上应列宿,观卿才识,方知古人之言信矣。嫡庶者礼教之所重我读卿判数遍词理惬当意所不能及也。”赐米百石。由是知名。

冯翊武乡女子焦氏既哑又聋,嫁之不售。尝樵菜于野,为人所犯而有孕,遂生一男。时年六岁,莫知其姓,于是申省。构判曰:“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岁余,转吏部侍郎,号为称职。复徙雍州司马,坐事左转盩厔令,甚有能名。上善之。复拜雍州司马。仁寿初,又为吏部侍郎,以公事免。

炀帝立,召令复位。时为吏部者多以不称去职,唯构最有能名,前后典选之官,皆出其下,时人以构好剧谈,颇谓轻薄,然其内怀方雅,特为吏部尚书牛弘所重。后以老病解职,弘时典选,凡将有所擢用,辄遣人就第问其可不。河东薛道衡才高当世,每称构有清鉴,所为文笔,必先以草呈观构而后出之。构有诋诃,道衡未尝不嗟伏。大业七年,终于家。所举荐杜如晦、房玄龄等,后皆自致公辅,论者称构有知人之鉴。

(节选自《隋书·高构传》)

(注)盩厔:地名,今写作“周至”。
【小题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嫡庶者/礼教之所重/我读卿判数遍/词理惬当/意所不能及也
B.嫡庶者/礼教之所重我/读卿判数遍/词理惬当意/所不能及也
C.嫡庶者/礼教之所重我/读卿判数遍/词理惬当/意所不能及也
D.嫡庶者/礼教之所重/我读卿判数遍/词理惬当意/所不能及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禅,帝王祭地的盛大典礼。王朝更迭时,新皇帝接受旧帝让给的帝位,称为“受禅”。
B.氏,本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且只有贵族男子才有氏。从秦汉开始,姓氏混而为一。
C.炀帝,指隋朝皇帝杨广。杨广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的事迹,取谥号“炀帝”以示敬意。
D.吏部,隋朝确立的中央机构“三省六部”之一,六部之首,掌管文职官支的任免、考核。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构富有智慧,善于决断。内史侍郎晋平东与兄长的儿子晋长茂争夺嫡位,尚书省及朝臣皆不能决断,而高构决断合理,受到皇上的称赞和赏赐。
B.高构历仕三朝,长于政事。他曾经担任太守、司马、侍郎、县令等官职,凭借出色的才能解决了一些棘手的问题,颇有名声,他也因此仕途顺畅。
C.高构善于识人,为人所称。当时的吏部尚书很看重他,选拔官员都会征求他的意见;也正因他的举荐,房玄龄、社如晦后来才有机会成为一代名相。
D.高构才高于世,为人所重。皇上称赞他的才能可与天上的星宿相应;河东薛道衡也经常称赞高构并虚心向他请教,即使受到高构的指责,也是叹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复徙雍州司马,坐事左转盩厔令,甚有能名,上善之。
(2)弘时典选,凡将有所擢用,辄遣人就第问其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