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卖松人
于武陵[注]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注]据《唐才子传》称,于武陵在唐宣宗大中年间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前两句写卖松人到长安卖松树,虽然是求利,但是心思独特。
B.第三句中的“寒涧”两字写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艰苦,为下文的“瘦叶几经雪”做铺垫。
C.卖松人所卖的松树具有生长环境恶劣、叶瘦花淡、无人赏识的特点。
D.“淡花应少春”,花淡,缺少春意,因此暗含作者的批评。
E. 尾联写长安人重视桃李芬芳美艳,只是可惜的是染上了六街的灰尘。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04 10:03: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萧思话,南兰陵人,孝懿皇后弟子也。思话年十岁许时,未知书,好骑屋栋,打细腰鼓,侵暴邻曲, 莫不患毒之。自此折节,数年中,遂有令誉。颇工隶书,善弹琴,能骑射。后袭爵封阳县侯。元嘉中,为青州刺史。亡命司马朗之兄弟聚党谋为乱,思话遣北海太守萧汪之讨斩之。初在青州,常所用铜斗覆在药厨下,忽于斗下得二死雀。思话叹曰:“斗覆而双雀殒,其不祥乎?”既而被系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萌水。思话迁镇南郑。法护,中山无极人也。过江,寓居南郡。弟法崇自少府为益州刺史。法护委镇之罪,为府所收,于狱赐死。 十四年,迁临川王义庆平西长史、南蛮校尉。文帝赐以弓琴,手曰:“前得此琴,言是旧物,今以相借,并往桑弓一张,材理乃快。良材美器,宜在尽用之地,丈人真无所与让也。”尝从文帝登钟山北岭,中道有磐石清泉,上使于石上弹琴,因赐以银钟酒,谓曰:“相赏有松石间意。”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监四州军事,征为吏部尚书。思话以去州无复事力,倩府军身九人。文帝戏之曰:“丈人终不为田父于闾里,何忧无人使邪?”未拜,迁护军将军。 是时,魏攻悬瓠,文帝将大举北侵,朝士佥同,思话固谏不从。魏军退,即代孝武为徐、兖二州刺史,监四州军事。后为围碻磝城不拔,退师历下,为江夏王义恭所奏免官。 元凶弑立,以为徐、兖二州刺史,即起义以应孝武。孝武即位,征为尚书左仆射,固辞,改为中书令、丹阳尹、散骑常侍。时都下多劫掠,二旬中十七发,引咎陈逊,不许。后拜郢州刺史,加都督。卒,赠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穆侯。
(节选自《南史·萧思话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萌水
B.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萌水
C.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萌水
D.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萌水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州,古九州之一,益州、雍州、徐州和兖州均属古九州之列,九州泛指中国。
B.文帝,指宋文帝刘义隆。文,是刘义隆的谥号,文中“孝武”也是谥号。
C.“敕”在古代,多与皇权联系在一起,例如“敕令”即皇帝下的命令。
D.吏部,掌管科举考试和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称为吏部尚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思话意趣高雅,悠游闲适。梁文帝十分欣赏他的高雅志趣,将自己珍藏的古琴赠送给他;在供职吏部尚书期间,他将工作事务交予府君,悠游自在。
B.萧思话知错能改,多才多艺。他幼时不喜读书,邻人的怨恨使其自我克制,几年之间,他便擅长隶书,善于抚琴,能够骑射,拥有美好的名声。
C.萧思话平定叛乱,屡建功勋。他担任青州刺史期间,派遣下属萧汪之平定司马兄弟之乱;后来又抵御敌寇杨难当的侵犯,全部收复汉中失地。
D.萧思话忠于君王,深得宠信。他不顾众议,谏阻文帝北侵;元凶杀君篡位他起义响应孝武帝,功高不居,备受皇上厚爱,生前委以重任死后屡获殊荣。
【小题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话叹曰:“斗覆而双雀殒,其不祥乎?”既而被系。
(2)文帝赐以弓琴,手敕曰:“前得此琴,言是旧物,今以相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红白牡丹
吴融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注】①吴融(850-903):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目睹唐朝衰亡,一生仕途不顺。②鲁阳戈:《淮南子》载,鲁阳公跟韩国军队作战,酣战至日暮,为了趁日间消灭敌人,他探戈使太阳倒退了三舍(舍:星次,相传有二十八宿,一突为一舍),又恢复了光明。后多指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来表明自己宁愿在安静的环境中与牡丹相厮守,表现出自己对牡丹的用情之真,情谊之深。
B.颔联上句写红牡丹,直接用“殷鲜”突出其娇艳欲滴的特点,又运用比喻,用美丽的红霞写出怒放的红牡丹令人惊艳的情态之美。
C.颔联下句写白牡丹,想象月下一幅澄澈明净的景象,水中倒映着月,在风的吹动下,泛着清波,以此来描绘白牡丹的素洁淡雅和极具美感的花形。
D.尾联写诗人感慨就算重来也还像今日与牡丹离别一样伤感,牡丹随风花落香逝,却甘愿奉献自己,为莎草做陪衬,让诗人遗憾之余略感宽慰。
E. 本诗将写景与抒情、议论相结合,借牡丹寄托诗人的情感;写牡丹特点时用想象的美景来表现内心的喜悦,写牡丹凋残时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小题2】这首诗颈联的上、下句都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