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①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单车”“征蓬”“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
B.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
C.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
D.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
【小题2】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3】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9-07 11:31: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开门见山,交待战争的地点,描绘出了塞外广袤的环境,对句与题目照应,侧面描述战争场景。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出战场的景象,而且写出了军队的威武和士兵的斗志。
C.颈联由物及人,不但反映了塞外将士们的思想和情绪,而且也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反感。
D.诗歌虽然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但诗中的主人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充满了胜利的希冀。
【小题2】诗歌尾联以景作结,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试加以赏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西京,长安。②牙璋,古代发兵所用兵符。③凤阙,代指都城长安。④铁骑,穿铁甲的骑兵,这里指精强的骑兵。⑤百夫长,古代军队中的低级军官。
【小题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首联写边防有变,以“照西京”来渲染边情之紧急,由此也激发出书生内心的爱国热情。
B.颔联以“牙璋”“凤阙”与“铁骑”“龙城”分别照应,写出了受命出征转战沙场的气势。
C.颈联夸张地表现了出征将士的视听感受,刻画出风雪中同敌人英勇搏斗场面的悲壮激烈。
D.尾联用“宁为”“胜作”明志,抒发了只要国家需要、愿意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小题2】有人说唐诗“重气象”,其中有一点就是指唐诗创作题材广泛,境界开阔。请结合这首诗说说其在“重气象”方面有些什么体现。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交待塞外广袤的背景,正面描叙战争场景,暗寓“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的悲壮场面。诗人如泣如诉的概述,浸含泪血,语言朴实真挚。
B.颔联用工笔的手法细腻描绘战场的景象,战旗猎猎,盔明甲亮,刀光血影隐隐可见。
C.颈联表面上是写马,实则写人,巧妙地表达边地苦寒不宜“稽留”之意。“悲风愁杀人”,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这联诗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塞外将士的思想和情绪,也是诗人思想倾向的流露。
D.诗歌虽然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但诗中的主人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充满了胜剥的希冀。
【小题2】诗的格调雄浑激越,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恰如李调元载《雨村诗话》里评述的:“雄厚朴茂,犹开国风气”。试结合尾联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小题1】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
诗。
【小题2】本诗最后两句采用了
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
_______
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举国上下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
【小题3】任选一个角度对划线诗句进行赏析。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杨炯(650-692)
王维(701-761)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