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①云山皆北向,二陵②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③。
(注)①三晋:古晋国,春秋末韩、魏、赵三家分晋,故有此称。②二陵:指崤山南北二陵,据左传载,崤山南陵是夏帝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③指白衣送酒的典故,晋代王弘遣白衣使者送酒给陶渊明。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诗歌题目点出写作的时间、事件和目的,这是一首登临兼应酬的诗。
B.首联交代了望仙台是由汉文帝修建的,详细描写了在望仙台所见的景色。
C.颔联表面写了望仙台景色的变化,实际上是作者在感慨历史的变迁。
D.第五句与李白“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抒发的感慨一致。
E. 全诗融写景、怀古、议论于一体,气势雄浑,酣畅淋漓,流畅自然。
【小题2】这首诗是如何抒发作者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7-01 07:46: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宫怨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注】①杜荀鹤:字彦之,四十六岁时中进士,最后任梁太祖的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其部分诗篇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有识之士得不到真正重用的现状。②婵娟:形容姿容、形态美好。③若为容:如何去装饰自己。④越溪女:指西施浣纱时的女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前两句时发端。写出宫女之孤苦寂寞,“误”字慨叹“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第二句用欲妆又罢的举动细腻地展示怨情,平淡之中自有自然、深婉的情致。
B.颔联是动作描写,用流水对进一步写出了宫女欲妆又罢的动作。“若为容”实际上是说打扮没有用,其言外之意,起决定作用的是别的方面,例如勾心斗角、献媚邀宠等。
C.颈联从镜前宫女转到室外春景:春风骀荡,丽日高照,花影层叠。临镜宫女无意中又发现了自然界的春天,心情也随之“晴朗”起来。
D.尾联由眼前联想到入宫前水边采莲的欢乐情景,以过去对比当下,以往日换了反衬出此时愁苦,使含而不露的怨情具有更为悠远的神韵。
E. 从诗的意境来看,本诗不仅代宫女寄怨写恨,也是诗人的自况。“承恩不在貌”就隐喻人臣之得宠主要不是凭仗才学,表现当时黑暗政治对人才的戕杀。
【小题2】《苕溪渔隐丛话》说:故谚云,杜(荀鹤)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也。请结合全诗赏析此联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