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途中寒食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小题1】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泷洲途中,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复杂的感情。
B.寒食,亦称为"禁烟节"、"冷节",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后因距清明较近,人们把它们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
C.诗的首联使用互文手法,表现季至暮春,时逢寒食,诗人行走在被贬南方的行程之中。
D.“北极”和“南溟”,前者说明皇上的位置,后者说明逐臣将去之地,暗示距离遥远。
E. 结句是诗人途中所见所感,借助春色的变化和生机盎然,反衬诗人的悲情。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方面的复杂感情?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19 01:27: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旗亭画壁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

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shì买)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日:“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人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

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日:“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日:“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下里巴人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倘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

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竟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唐薛用弱《集异记》卷二

注旗亭:即酒楼,悬旗为酒招,故称。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续而至  寻:寻找B.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   讴:唱歌
C.田舍奴,我岂哉! 妄:狂妄D.诸伶不其故 喻:明白
【小题2】下列每组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适则手画壁曰 控蛮荆而瓯越
B.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  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
C.吾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  捕得二三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D.黄河远白云间 吾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小题3】对上面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为唐传奇,已经抛弃了六朝志怪“列异“搜奇”的特性,转而记叙活生生的现实人物,虽可能有虚构成分,但叙述婉转,对话生动,细节传神。
B.本文第一段,点明时间、人物及社会背景。借诗人相同的际遇和生活情趣来作为小说的切入点,可以看作是小说的序幕。
C.本文借旗亭小饮、围炉听乐、赌唱书壁等情节突现了文人的洒脱、诙谐和傲世,其中也不免流露出失路之人怀才不遇的悲哀。
D.本文引入三诗人的四首绝句,不仅使之成为小说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强化了小说的艺术内涵,让人读来情趣盎然。
【小题4】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
(2)倘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