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七言绝句,诗、画和音乐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边塞诗中含有几分田园诗风味。
B.诗歌的后两句与李白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意境不同,李诗写思乡情,高诗表戍边意。
C.诗中的“梅花何处落”问得很巧妙,既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又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
D.“梅花何处落”还巧妙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之落,强烈的思乡感情呼之欲出。
【小题2】诗的写景有“虚景”和“实景”之分。请具体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虚景和实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11 03:37: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樅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发端两句便点出了行军环境,“烟尘"一词暗示将士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作战,表现了战士们以身许国,英勇豪迈的情怀。
B."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句,前句“飞”字预警了军情危急,时空快速切换,从榆关、碣石至瀚海、碣石,气氛从宽缓渐入紧张。
C.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以孤城落日,衰草连天等有着鲜明边塞特点的最象,渲染了萧条阴惨的氛围,烘托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D.同为边塞诗,李颀的《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与高适诗中的“征人蓟北空回首",都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的同情。
【小题2】吴汝纶在《唐宋诗举要》中评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请加以赏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

唐·高适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注:①“太白”为将星,旄头为胡星,这里分别代指唐军和敌人。②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后即以此代表卓越的功勋和最高荣誉。
【小题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二句,诗人将一个装束齐备、身跨战马、疾驰如飞的战士形象突兀地展现给读者。
B.三、四句,再从“天子怒”,“将军雄”两方面予以渲染,愈发增加了战士立功的热望。
C.“万鼓雷殷地”以下八句,写出大战的激烈和唐军的英勇,将战士形象渲染得气势如虹。
D.本诗前半部分渲染了勇士征战的宏阔悲壮场景,为结尾嘲笑一味读书的文人作铺垫。
【小题2】盛唐的边塞诗总体呈现一种阳刚之美,体现了当时泱泱大国雄浑的民族精神。下列诗句不属于阳刚之美的一项是
A.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B.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李益《塞下曲》)
C.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 (陈陶《陇西行》)
D.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祖咏《望蓟门》)
【小题3】请简要分析本诗与李白《塞下曲》表达情感的异同。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注: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③霍嫖姚:指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曾被封为嫖姚校尉,后也借指守边立功的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