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该诗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此时好友元稹去世,作者体弱多病,官务清闲。
【小题1】对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
B.颈联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了“睡美”。
C.尾联中“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寒”不仅是身寒,更多的是心寒,对自身暮年政治生活的心灰意懒。
D.本诗语言自然、质朴,刻画形象逼真,富有生活气息。“霜叶满阶红”,是作者醒来所见之美景,以乐景衬哀情。
【小题2】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22 07:55: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小题。

题山石榴花

白居易

一丛千朵压栏干,剪碎红绡却作团。

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

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被贬江州期间。山石榴,即杜鹃。②菡萏:荷花。③争及:怎比。④尽:任凭。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近体七律诗,对仗工整,韵律很和谐。
B.“千朵” “团",写出了山石榴花的茂盛的形态。
C.作者认为蔷薇、菡萏都远不及山石榴花高雅。
D.“檐户下”一词,写出了山石榴花生长的环境。
【小题2】“”剪碎红绡却作团”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把从簇的山石榴花比作剪碎的红绡。下面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C.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D.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小题3】白居易曾经称赞山石榴“花中无比”。结合本诗,写出作者喜爱山石榴花的缘由及在其中寄托的情思。
【小题4】苏轼有《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其中后两句写海棠,与白诗“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句写山石榴,用了共同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写出他们所用的这种手法,并对其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小题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绘了他在江州的生活状况,其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他的居住环境。
【小题6】本诗“菡萏生泥玩亦难”一句,令人想到周敦《爱莲说》中写莲花“_______,________”的句子,但两人寄托之意恰恰相反。
【小题7】诗中“菡萏”二字,有老师念错了,一学生指出应读hàndàn。老师当即表示感谢,且表扬了学生,并引用出自荀子《劝学》中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_”来自我解嘲。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①。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②。
注:①蹉跎:不顺利,虚度光阴。②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旧历九月被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任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直至公元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方得回京,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达二十三年之久。
【小题1】下列选项中对作者与诗歌内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是写给友人刘禹锡的赠诗。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诗人对刘禹锡贬官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极度不平和无限感慨。刘禹锡有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这句是抱怨刘禹锡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虽然写诗才华横溢,但命运始终让人无可奈何。表现了诗人对当权者的不满与愤怒。
C.“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诗圣”之称。
【小题2】“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及表达的感情?
【小题3】刘禹锡在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坎坷命运,比较这两组诗句与白居易诗所体现的不同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