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①。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②。
注:①蹉跎:不顺利,虚度光阴。②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旧历九月被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任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直至公元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方得回京,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达二十三年之久。
【小题1】下列选项中对作者与诗歌内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是写给友人刘禹锡的赠诗。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诗人对刘禹锡贬官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极度不平和无限感慨。刘禹锡有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这句是抱怨刘禹锡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虽然写诗才华横溢,但命运始终让人无可奈何。表现了诗人对当权者的不满与愤怒。
C.“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诗圣”之称。
【小题2】“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及表达的感情?
【小题3】刘禹锡在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坎坷命运,比较这两组诗句与白居易诗所体现的不同的情感态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17 11:32: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冷泉亭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②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③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籅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矧(shěn):况且。
【小题1】我们高中阶段学习的白居易代表作是__________。
【小题2】填入第②段方框内的虚词应是(   )
A.也B.哉C.乎D.焉
【小题3】用“/”为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坐 而 玩 之 者 可 濯 足 于 床 下 卧 而 狎 之 者 可 垂 钓 于 枕 上
【小题4】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画线句作者写冷泉亭的方位,层层写来,由表及里,使人对冷泉亭的位置了然于胸。
B.第②段中描写亭周景色,作者采取了详略结合的写法。他先详写春景和夏景,然后略写作者身处其间的惬意与感受。
C.作者将景物描写同心理感受紧密结合,不仅反映了冷泉亭的自然美景,而且作者沉浸山水之中、逍遥而自适的雅士形象也跃然纸上。。
D.纵观全篇,其落足处均在一“情”字上。通篇寄情于景,即景抒情,情寓于景,景助情生。
【小题5】余杭郡只有五亭,而没有人再建造亭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