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贵母初孕贵,梦有老人抱一儿授之曰:“赐尔是子,俾寿且贵。”及生,形类所梦,故以永贵字之。
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正光末,贼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击,贵每奋击,辄破之。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
大统初,与独孤信入洛阳。东魏颍州刺史贺若统据颍川来降,东魏遣其将尧雄、赵育率众二万攻颍。贵自洛阳率步骑二千救之,军次阳翟。诸将咸以彼众我寡,不可争锋。贵曰:“兵机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论。尧雄等必以为颍川孤危,势非其敌,又谓吾寡弱独进,若悉力以攻颍,必指掌可破。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愿勿疑也。”遂入颍川。雄等稍前,贵率千人背城为陈,与雄合战,贵马中流矢,乃短兵步斗。士众用命,雄大败轻走,赵育于是降。师还。
魏废帝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令其督捕,由是颇息。
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土谷浑。军还,进爵,邑万户。
(选自《周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B.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C.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D.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宇文贵字永贵”,古人幼时命名,成人取字,这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
B.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魏废帝,谥号。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或褒或贬的评价。秦穆公、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是谥号。
D.“邑万户”指食邑万户。邑万户之人被称“万户侯”,泛指高官贵爵,作为封建社会一个特殊阶层,拥有很高社会地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宇文贵的出生富有传奇色彩。他的母亲怀孕时曾梦见一位老人抱着一个孩子送给她,并对她说这个孩子能带来长寿和富贵。
B.宇文贵面对危急局势能从容应对。援救颍川时,面对比己方强大的敌人,他力排众议,最终以少胜多,击败强敌。
C.宇文贵有为政之能。益州刺史任上,他曾招募任性尚侠、卓异健壮的勇士负责搜捕劫犯盗贼,使蜀地的治安状况得到好转。
D.宇文贵在小的时候就意欲从戎。他勇谋兼具,一生遇到的大小战事都未曾遭过败绩,并且凭借显赫的战功而封侯晋爵。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击,贵每奋击,辄破之。
(2)诸将咸以彼众我寡,不可争锋。贵曰:兵机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5-08 11:52: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史宁字永和,建康表氏人也。少以军功,别将。直阁将军、都督,宿卫禁中。寻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弯左翕然降附遂税得马一千五百匹供军。属魏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率众寇荆州,宁随胜奔梁。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日:“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乡。”宁答日:“臣世荷魏恩,位为列将,天长丧乱,本朝倾覆,不能北面逆贼,幸得息肩有道。傥如明诏,欣幸实多。”因涕泣横流,梁武为之动容。大统二年,宁自梁归阙。十二年,转凉州刺史。宁未至而前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乱。诏遣独孤信率兵与宁讨之,宁先至凉州,为陈祸福,城中吏民皆相率降附。仲和仍据城不下,寻亦克之。魏废帝元年,复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初茄茹与魏和亲,后更离叛。寻为厥所破,杀其主阿那瑰。部落逃逸者,仍奉瑰之子孙,抄掠河右。宁率兵邀击,获瑰子孙二人,并其种落酋长。二年,吐谷浑通使于齐,宁击获之,就拜大将军。宁后遣使诣太祖请事,太祖即以所服冠履衣被及弓箭甲矟等赐宁。谓其使人曰:“为我谢凉州,解衣以衣,推心以委公,其善始令终,无损功名也。”宁有识画,谙兵权,临敌指挥,皆如其策,甚得当时之誉。及在荆州,颇自奢纵贪浊,不修法度。尝出,有人诉州佐曲法,宁还付被讼者治之。自是有事者不复敢言,声名大损于西州。保定三年,卒于州。谥曰烈。

 (节选自(周书·史宁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B.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C.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D.贺拔胜为荆州制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指授予官职;“迁”指晋升官职;“加”指被授予某种爵位;“除”指免除官职。
B.“蛮"原为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古代华夏族以外的民族,包括蛮夷戎狄,统称蛮夷。
C.“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也用于一方之长的称谓,如刘备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公”既指古代的一种爵位.也可用于对男子的敬称,文中是对男子的敬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宁作战有方。前刺史宇文仲和作乱,史宁先到凉州,述说利害,不费一兵一卒,攻克凉州;茄茹部落侵犯河西,史宁率兵截击,大获全胜。
B.史宁忠于君主。史宁在梁期间向梁武帝陈情,表明归魏之心;后来史宁派使者谒见太相,太祖把自己所用的帽子、鞋子、衣服等赐给史宁。
C.史宁仕途顺畅。史宁年少时凭借军功,官拜别将,后来又任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从梁回来后做了凉州刺史,后来因军功拜大将军。
D.史宁晚节不保。晚年在荆州,史宁奢靡放纵、不修法度,曾经把案子交付给被人状告歪曲法律的州佐去处治,他的名声因此受到不良影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魏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率众寇荆州,宁随胜奔梁。
(2)臣世荷魏恩,位为列将,天长丧乱,本朝倾覆,不能北面逆贼,幸得息肩有道。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父莫豆干,以贵着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安平郡公。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正光末,破六汗拔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救之。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帅薛崇礼等处处屯聚,出兵遨截,贵每奋击,辄破之。武骑常侍。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寔繁,围久不解。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加别将。贵率乡兵从尔朱荣焚河桥,力战有功。加征虏将军,封革融县侯,邑一千户。除郢州刺史。师还。魏文帝在天游园,以金卮置侯上,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贵一发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正当尔耳。”进开府仪同三司。魏废帝二年,授大都督、兴西盖等六州诸军事、兴州刺史。先是兴州氐反,自贵至州,人情稍定,贵表请于梁州置屯田,数州丰足。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朝廷授任宇文贵都督益州潼州等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加授小司徒。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署为游军二十四部,令其督捕,由是颇息。孝闵帝践阼,进位柱国,拜御正中大夫。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吐谷浑。军还,进封许国公,邑万户。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保定之末,使突厥迎皇后。天和二年,还至张掖,。赠太傅,谥曰穆。
(选自《周书•列传十九》)
(注)①破六汗拔陵,北魏孝明帝时期六镇之乱的领导人。②侯:箭靶。③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著名神射手。
【小题1】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B.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C.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D.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后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除,任命官职。古代表示“授官”的词语还有辟、察、荐、举、授、起、征、放等。
C.践阼,阼是古代庙寝堂前的台阶。封建帝王登阼阶以主持祭祀,此指皇帝登临皇位。
D.薨,古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也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及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宇文贵少有大志。他跟老师学习时曾感叹应提剑劳苦征战来博取封侯,不能如先生—样当博士。
B.宇文贵箭术神妙。宇文贵一箭射中了放在箭靶上的金酒杯,文帝称赞他的箭术和养由基相当。
C.宇文贵屡立战功。生擒葛荣后被朝廷赐封邑,讨伐吐谷浑有功,爵位升为许国公,封邑万户。
D.宇文贵善于治民。以前蜀人有很多强盗,他曾招募勇士负责搜捕劫犯盗贼,当地的治安状况由此好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寔繁,围久不解。
(2)自贵至州,人情稍定,贵表请于梁州置屯田,数州丰足。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宗族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弱,解属文。司徒、临淮王或见而器之,以女妻焉。
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务,柔多预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衮、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大半。至丰阳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
大统二年,至长安。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增邑三百户,除中书舍人。迁司农少卿,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拜黄门侍郎。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府。卒于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行于世者数十篇。
(选自《周书·卢柔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B.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C.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D.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小题2】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古人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女子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
B.关中: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北萧关。
C.武帝:皇帝有谥号、庙号、尊号、年号。谥号根据生前事迹与品德修养而定,带有评判性质,如汉文帝、隋炀帝。
D.子: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春秋时期有王、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柔为人孝顺。他幼年被叔母收养,虽然叔母待他不好,但他将叔母视为自己的母亲,尽心孝顺,因此被宗族看重。
B.卢柔文才出众。他不到二十岁时就懂得写文章,替贺拔胜写的奏表得到武帝的赞美,有几十篇诗颂碑铭檄表流传世间。
C.卢柔善于谋略。他在贺拔胜手下时,参与很多军事要务,后来又给贺拔胜提供了对付高欢的上、中、下三种策略。
D.卢柔尽职尽责。他才干卓越,得到太祖重用,曾担任多个要职;沙苑之战后,他每天处理百余件文书,都合理得体。
【小题4】把下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大半。
(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善,字僧庆,太傅、楚国公贵之祖兄也。祖国,魏龙骧将军、洛州刺史。父更,安乐太守。善少好学,涉猎经史美容仪沉毅有远量永安初尔朱天光为肆州刺史辟为主簿深器重之天光讨邢杲及万俟丑奴以善为长史。军中谋议,每参预之。天光为关右行台,表善为行台左丞,加都督、征虏将军。普泰初,赏平关、陇之功,拜骠骑将军、大行台尚书、散骑常侍,封山北县伯,邑五百户。俄除持节、东雍州诸军事、东雍州刺史。天光东拒齐神武于韩陵,善又以长史从。及天光败见杀,善请收葬其尸,齐神武义而许之

贺拔岳总关中兵,乃遣迎善,复以为长史。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善共诸将诩戴太祖,仍从平悦。魏孝武西迁,除都官尚书,改封襄城县伯,增邑五百户。顷之,为北道行台,与仪同李虎等讨曹泥,克之。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进爵为公,增邑并前一千五百户。

大统三年,转左仆射,兼侍中,监著作,领太子詹事。善性温恭,有器局,虽位居端右,而逾自谦退。其职务克举,则曰某官之力;若有罪责,则曰善之咎也,时人称其公辅之量。太祖亦雅敬重焉。九年,从战邙山,属大军不利,善为敌所获,遂卒于东魏。建德初,朝廷与齐通好,齐人乃归其柩。其子绚请赠谥。诏赠大将军、大都督、岐宜宁豳四州诸军事、岐州刺史。曰敬。

子度,字幼济。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度弟绚,字会绩。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淅资二州刺史。

(摘编自《周书·赵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美容仪/沉毅有远量/永安初/尔朱天光为肆州/刺史辟为主簿深器重之/天光讨邢杲及万俟丑奴/以善为长史
B.美容仪/沉毅有远量/永安初/尔朱天光为肆州刺史/辟为主簿/深器重之/天光讨邢杲及万俟丑奴/以善为长史
C.美容/仪沉毅有远量/永安初/尔朱天光为肆州/刺史辟为主簿/深器重之/天光讨邢杲及万俟丑奴/以善为长史
D.美容/仪沉毅有远量/永安初/尔朱天光为肆州刺史/辟为主簿/深器重之/天光讨邢杲及万俟/丑奴以善为长史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堂房亲属。如从弟、从兄等。从祖兄,即是指同族爷爷家的兄长。
B.经史,指经书和史书,即儒家经典和正史。在文中经史指文化典籍。
C.表,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如我们学过李密的《陈情表》。
D.谥,即古人的谥号。是中国古代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表扬肯定的文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善的祖父叫赵国,父亲叫赵更。赵善有两个儿子,分别是赵度和赵绚。一家三代全部在朝为官。
B.赵善深得尔朱天光信任,多次跟随其征战,并且参与军事决策。赵善也因屡立战功,多次被加官进爵。
C.贺拔岳总领关中兵马,又让赵善作为长史。贺拔岳被侯莫陈悦害了以后,赵善和军中的将领们拥戴高祖即王位。
D.赵善有公辅大臣的气量。他所负责的工作圆满完成,他就说是某某官的功劳;如果有什么罪责,就说是自己的过错。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天光败见杀,善请收葬其尸,齐神武义而许之。
(2)善性温恭,有器局,虽位居端右,而逾自谦退。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史宁字永和,建康(袁)表氏人也。宁少以军功拜别将。迁直阁将军、都督,宿卫禁中。寻加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骚动,,三鸦路绝,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遂税得马一千五百匹供军。寻除南郢州刺史,及胜为大行台,表宁为大都督
属魏孝武帝西迁,东魏遣侯景率众寇荆州,宁随胜奔梁。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宁答曰:“臣世荷魏恩,位为列将,天长丧乱,本朝倾覆,不能北面逆贼,幸得息肩有道。傥如明诏,欣幸实多。”因涕泣横流,梁武帝为之动容。在梁二年,胜乃与宁密图归计。宁曰:“朱异既为梁主所信任,请往见之。”胜然其言。宁乃见异,申以投分之言,微托思归之意,辞气雅至。异亦嗟挹,谓宁曰:“桑梓之思,其可忘怀?当为奏闻,必望遂所请耳。”未几,梁主果许胜等归。
大统二年,宁自梁归,进爵为侯,增邑三百户。久之,迁车骑将军、行泾州事。时贼帅莫折后炽寇掠居民,宁率州兵与行原州事李贤讨破之。转通直散骑常侍、东义州刺史。十二年,转凉州刺史。宁未至而前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乱。诏遣独孤信率兵与宁讨之,宁先至凉州,为陈祸福,城中吏民皆相率降附。仲和仍据城不下,寻亦克之。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凉西凉二州诸军事、散骑常侍、凉州刺史。十五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进爵为公。
孝闵帝践阼,拜小司徒,出为荆襄淅郢等五十二州及江陵镇防诸军事、荆州刺史。宁有识画,谙兵权,临敌指挥,皆如其策,甚得当时之誉。及在荆州,颇自奢纵贪浊,不修法度。尝出,有人诉州佐曲法,宁还付被讼者治之。自是有事者不复敢言,声名大损于西州。保定三年,卒于州。谥曰烈。
(节选自《周书·史宁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
B.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
C.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
D.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蛮”,先秦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之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B.“桑梓”,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人往往用“桑梓”代指故乡。
C.“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归阙”意为返回京师。
D.“践阼”,原指古代踏上阼阶主位,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宁成就始于少年。史宁少年时立下战功,授别将。升任直阁将军、都督,宿卫皇宫。随即加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衔。
B.史宁既感恩又重情。史宁在梁期间向梁武帝陈情,述说不忘昔日魏恩,感激梁武帝收留之情,也委婉表达了效忠于梁之心。
C.史宁作战善用谋略。宇文仲和叛乱时,史宁先到凉州,说服凉州城中官民,使之归附,削弱宇文仲和力量。不久就攻克凉州城。
D.史宁晚年名声不好。史宁晚年在荆州,奢侈放纵,不整治法令制度。有人控诉州佐枉法,史宁就把此人交给那个州佐治罪。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寻除南郢州刺史,及胜为大行台,表宁为大都督。
⑵宁曰:“朱异既为梁主所信任,请往见之。”胜然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