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渡易水
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释)①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当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为“清”,对明王朝虎视眈耽。②并刀:并州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宝刀。
塞上曲
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注释)①戴叔伦:唐代中期著名诗人。②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小题1】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两项是(  )(  )
A.《渡易水》体裁是怀古诗,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言近旨远。
B.《渡易水》后二句即景抒情,从眼前所见的凄切苍凉之景,引出对国事的隐忧。
C.《塞上曲》语言质朴,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情壮志,语气坚决,很有气势。
D.《塞上曲》尾句化用典故,却反用其意,这是戴叔伦基于班超爱国精神的升华。
E. 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2】请从两个方面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1-30 05:41: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1】下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锱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B.可怜:让人可惜
C.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D.独夫:孤单的人
【小题2】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 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 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小题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A.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B.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C.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4】翻译。
①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