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边庭落日
骆宾王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长虹。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注释)①黄图,帝都。②俎豆,古代祭祀、宴客用的器具。诗人曾任太常寺奉礼郎。③候月,《史记·匈奴列传》:“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④积石,山名。指小积石,在今甘肃临夏西北,即古唐述山。⑤长虹,《史记·邹阳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紫塞流沙”与“黄图灞水”用地名并举,且用了虚实结合的表达手法,使空间跨度极大。
B.“候月”“寻源”“边气”“烽烟”展现了将士们戍守边塞紧张丰富、警惕艰辛的边庭生活。
C.“精诚贯长虹”用荆轲刺秦白虹贯日这一典故,抒发了主人公戍守边关精诚为国的雄心壮志。
D.尾联直抒胸臆,为报答君王赐剑的恩情,将为国征战矢志不渝。全句气势磅礴,自信豪迈。
【小题2】全诗充分体现了边塞诗豪迈昂扬的格调,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04 02:47: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①骆宾王,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高宗时曾任武功主簿、侍御史等。武则天废中宗自立后,骆宾王对其统治深为不满,曾为兵反武则天的徐敬业起草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瞾檄》文。
②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第二年(679年)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苦无时机的压抑与无奈,使得诗人陷入了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从诗歌的写作内容来看,本诗既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B.首句点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同时巧妙地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两个场面融为一体。
C.“壮士发冲冠”高度概括了易水送别的悲壮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壮士”指当年白衣白冠送别荆轲的勇士。
D.末句的“寒”字,移情入景 ,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
E. 三四句“人已没”和“水犹寒”今昔对比虚实对照,斯人已逝,唯余易水寒冷彻骨如昔;表明荆轲不畏强权、锄强扶弱的侠义精神已不再流传、光耀后世,令人叹惋。
【小题2】本诗借易水送别友人关合荆轲故事,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思想感情,请试分条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