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于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①,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注释:①燕丹:战国时燕国的太子丹
【小题1】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发冲冠”的壮士形象。
【小题2】末句“今日水犹寒"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2:13: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①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第二年(679年)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苦无时机的压抑与无奈,使得诗人陷入了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从诗歌的写作内容来看,本诗既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B.首句点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同时巧妙地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两个场面融为一体。
C.“壮士发冲冠”高度概括了易水送别的悲壮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壮士”指当年白衣白冠送别荆轲的勇士。
D.末句的“寒”字,移情入景 ,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
E. 三四句“人已没”和“水犹寒”今昔对比虚实对照,斯人已逝,唯易水寒冷彻骨如昔;表明荆轲不畏强权、锄强扶弱的侠义精神已不再流传、光耀后世,令人叹惋。
【小题2】(小题2)本诗借易水送别友人结合荆轲故事,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思想感情,请试分条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