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开龙门八节石滩①(其一)
白居易
铁凿金锤殷若雷, 八滩九石剑棱摧。
竹篙桂楫飞如箭, 百筏千艘鱼贯来。
振锡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③。
他时相逐四方去, 莫虑尘沙路不开。
(注)①作此诗时,作者73岁。作者在诗前小序中说:“东都龙门潭之南有八节滩、九峭石,船筏过此,例反破伤。舟人楫师推挽束缚,大寒之月,裸跣水中,饥冻有声,闻于终夜。予尝有愿,力及则救之。会昌四年,有悲智僧道遇,适同发心,经营开凿,贫者出力,仁者施财。”②振锡:指僧人持锡杖出行。锡,手杖。③汉太傅疏广年老告退,宣帝及皇太子赐金丰厚,广既归乡里,日令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后因以“退傅挥金”作致仕归乡、纵情宴游之典。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句“若雷”的比喻,渲染凿锤之声洪大,展现出开滩场面的宏伟气势。
B.“剑棱”二字体现了此地凶险异常,“摧”字表现了往日深受其苦者今日之喜悦。
C.颔联运用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写石滩疏通后,江上舟筏鱼贯往来、篙楫挥舞如箭的繁忙景象。
D.第六句作者以疏广自比,委婉透露出诗人施财凿滩造福于民的愉快心情。
【小题2】白居易在临终前一年写的《欢喜二偈》中有“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的句子,试结合这两句诗分析本诗尾联表达的深刻意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18 07:01: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

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累岁已来,牵故少暇,间有容隙,或欲为之;又自思所陈,亦无出足下之见;临纸复罢者数四,卒不能成就其志,以至于今。

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因览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旧文二十六轴。开卷得意,忽如会面,心所者,便欲快言,往往自疑,不知相去万里也。既而愤悱之气思有所泄,遂追就前志,勉为此书,足下幸试为仆留意一省。

夫文,尚矣,三才各有文。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上自圣贤,下至愚騃,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缘其声,纬之以五音。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宝也。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用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刓矣。“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归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感兴诗》十五篇。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覙缕格律,尽尽善,又过于李焉。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杜尚如此,况不逮杜者乎?

(选自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有删改)

(注)①刓:磨平,被削弱。②覙缕:愿意为“详尽地查看”,这里指“纯熟地运用”。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所以古今歌诗之义    陈:陈述
B.心所者 蓄:积存
C.及豚鱼 微:小
D.尽尽善 工:擅长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信的开头,白居易陈述了自己久未回复元九的原因以及写这封信的目的。
B.白居易认为天、地、人皆各有其文,并将具有抒情性的《诗经》看作六经之首。
C.信中引用“余霞散成绮”等若干诗句,意在赞美这些诗作缘情而发,用语新奇。
D.白居易认为李白合乎“风雅比兴”的作品不多,推崇杜甫的《新安吏》等名篇。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愤悱之气思有所泄,遂追就前志,勉为此书,足下幸试为仆留意一省。
(2)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
【小题4】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白居易在诗歌创作方面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