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②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北朝君臣一向倾慕南方文学,庾信又久负盛名,因而他既是被强迫,又是很受器重地留在了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位望通显”(《周书•庾信传》)。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②《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寻思”两句直抒胸臆,写到自己梦想着获得食邑万户的显赫爵位,夜半时分,却忽然愁从中来。这是在告诉我们,令诗人忧愁的原因就是仕宦不达。
B.“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和庄周不一样,但是却想着梦为蝴蝶、忘怀自身,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
C.“残月”两句使用比喻,道出在不同时间维度中的的“月”与“秋”,在诗人的感觉之中没有什么不同,突显出“愁”的深远弥漫。
D.“露泣”两句刻画冷露与流萤两种初秋特有的典型景物,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心烦意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
E. “乐天”两句,诗人以无奈的自问结束全篇:顺应天道变化,接受命运安排,方能消愁解忧,可是自己何时才能做到呢?
【小题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4-19 01:25: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鬂,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小题1】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小题2】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水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文中“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是虚指,不是实指,以确定的数字表示不确定的含义。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小题3】成语 源于《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诗文。
【小题4】给下面的句子用“/”划分朗读节奏: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也。世父元寿,高祖时中书侍郎,有学行,见称于时。思伯释褐奉朝请,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转中书侍郎。颇为高祖所知,常从征伐。

及世宗即位,以侍从之勤,转辅国将军。任城王澄之围钟离也,以思伯持节为其军司。及澄失利,思伯为后殿。澄以思伯儒者,谓之必死焉。及至,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后为河内太守,不拜。寻除鸿胪少卿,以母忧免。服阕,征为荥阳太守,有政绩,因迁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初,思伯与弟思同师事北海阴凤授业,无资酬之,凤遂质其衣物。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凤,因具车马迎之,凤惭不往。时人称叹焉。寻以父忧免。后除征虏将军、光禄少卿,仍拜左将军、兖州刺史。

肃宗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拜扫,还乡里。未拜,以风闻免。寻除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以州边远,不乐外出,辞以男女未婚。灵太后不许,舍人徐纥言之,得改授太尉长史。又除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自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希言事。俄转卫尉卿。

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上议曰:“……五室之理,谓为可按。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学者善其议。

又迁太常卿,兼度支尚书,转正都官。时太保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遂入授肃宗《杜氏春秋》。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客有谓思伯曰:“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当世以为雅谈。为元义所宠,论者讥其趣势。孝昌元年卒。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贞。

(节选自《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B.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C.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D.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B.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
C.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
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思伯久经沙场。他经常跟随高祖征战讨伐。他曾经跟随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作战失利,奉命殿后且出色完成任务,从而改变了元澄对儒士的看法。
B.贾思伯不计前嫌,尊敬师长。他曾与弟弟一起师从阴凤。因无钱交纳学费,衣物被阴凤作为抵押品。贾思伯在南青州任上送给阴凤礼物,派马车迎接他。
C.贾思伯曾经仕途不顺。被征为给事黄门侍郎,还未拜官上任,就因为传闻而被弹劾免职。拒任凉州刺史却不被允许,幸亏徐纥从中说话,才得以改任。
D.贾思伯勤勉好学,礼贤下士。他少年时明习经典,做官后勤奋钻研。任侍讲时延请儒士夜读日授。他在街头碰到读书人,就停车下马,认真交谈。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
(2)“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神俊,小名提。少以才学知名,为太常刘芳所赏。释褐奉朝请,转司徒祭酒、从事中郎。顷之,拜骁骑将军、中书侍郎、太常少卿。出为前将军、荆州刺史。时四方多事,所在连兵。萧衍遣将曹敬宗来寇,攻围积时,又引水灌城,城不没者数版。神俊循抚兵民,戮力固守。诏遣都督崔暹、别将王罴、裴衍等赴援,敬宗退走。时寇贼之后,城外多有露骸,神俊教令收葬之。征拜大司农卿。肃宗末,除镇军将军、行相州事。于时葛荣南逼,神俊忧惧,乃故坠马伤脚,仍停汲郡,有诏追还。庄帝纂统,以神俊外戚之望,拜散骑常侍、殿中尚书。追论固守荆州之功,封千乘县开国侯,邑一千户。转中书监、吏部尚书。
神俊意尚风流,情在推引人物,而不能守正奉公,无多声誉。有钜鹿人李炎上书言神俊之失。天柱将军尔朱荣曾补人为曲阳县令,神俊以阶县不用。荣闻大怒谓神俊自树亲党排抑勋人神俊惧启求解官乃除右光禄大夫寻属尔朱兆入京乘舆幽执神俊遂逃窜民间。出帝初,始来归阙,拜散骑常侍。孝静初,行并州。寻除骠骑大将军。入为侍中。兴和二年薨,年六十四。赠都督雍秦泾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司徒公、雍州刺史。
神俊风韵秀举,博学多闻,朝廷旧章及人伦氏族,多所谙记。笃好文雅,老而不辍,凡所交游,皆一时名士。汲引后生,为其光价,四方才子,咸宗附之。而性通率,不持检度,至于少年之徒,皆与亵狎,不能方重,识者以此为讥。
(选自《魏书·李神俊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荣闻大怒/谓神俊自树亲党/排抑勋人/神俊惧/启求解官/乃除右光禄大夫/寻属尔朱兆入京/乘舆幽执/神俊遂逃窜民间
B.荣闻大怒/谓神俊自树亲党/排抑勋人/神俊惧/启求解官/乃除右光禄大夫/寻属尔朱兆入京/乘舆幽执神俊/遂逃窜民间
C.荣闻大怒/谓神俊自树/亲党排抑勋人/神俊惧/启求解官/乃除右光禄大夫/寻属尔朱兆入京/乘舆幽执/神俊遂逃窜民间
D.荣闻大怒/谓神俊自树/亲党排抑勋人/神俊惧/启求解官/乃除右光禄大夫/寻属尔朱兆入京/乘舆幽执神俊/遂逃窜民间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而在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命令或文告。
B.外戚,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古时帝王年幼由其内亲干政,外戚无法插手。
C.县令,又称县尊、百里侯,是中国古代县级行政的最髙官员;明、清时称知县。
D.人伦,古时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神俊忠于职守。他在荆州城受到重大损害之时,仍能巡察安抚士兵和百姓,同力固守,事后还下令安葬尸骸。
B.李神俊敢于拒绝权贵。天柱将军尔朱荣曾选补一个人任曲阳县令,但他以官阶不够不予任用,拒绝了尔朱荣。
C.李神俊博学多识。他以才学知名,能够熟记朝廷中现有的典章以及人伦氏族,因而年轻学子都尊崇并前来依附他。
D.李神俊性情旷达坦率。他不注重检点节制,常与一些少年亲昵戏耍,不能端方持重,有识之士拿这些来讥讽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萧衍遣将曹敬宗来寇,攻围积时,又引水灌城,城不没者数版。
(2)于时葛荣南逼,神俊忧惧,乃故坠马伤脚,仍停汲郡,有诏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