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崔慰祖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人也。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请。父丧不食盐,母曰:“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羞耳,如何绝盐。吾今亦不食矣。”慰祖不得已,从之。父梁州之资,家财千万,散与宗族。漆器题为“日”字,“日”字之器流乎远近 。料得父时假贳文疏,谓族子紘曰:“彼有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 悉火焚之。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为始安王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建武中,诏举士,从兄慧景举慰祖及平原刘孝标并硕学。帝欲试以百里,慰祖辞不就。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尝于吏 部省中宾友俱集,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余事,慰祖口吃无华辞,而酬据精悉,一座称服之。朓叹曰:“假使班马复生,无以过此。”慰祖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宁有减不?”答曰:“诚异韩伯休①,何容二价。”买者又曰:“君但卖四十六万,一万见与。”慰祖曰:“岂是我心乎?”少与侍中江祀款,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与丹阳丞刘渢素善,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城未溃一日,渢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慰祖着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成。临卒,与从弟纬书云:“常欲更注迁、固二史,采史、汉所漏二 百馀事,在厨簏,可检写之,以存大意。海岱志良未周悉,可写数本付护军诸从事人一通,及友人任昉、徐寅、刘洋、裴揆,令后世知吾微有素业也。”又令以棺亲土,不须砖,勿设灵座。
  (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三)
  【注】①韩伯休,东汉人士,因卖药三十多年从不接受还价而为世人所知。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料得父时假贳文疏  料得:猜想
B.彼有自当见还     见:相当于“我”
C.与丹阳丞刘渢素善 善:友好
D.慰祖诣阙自首     诣阙:赴朝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奉朝请,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天子叫请,故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后“奉朝请”也用来指古代朝廷给予闲散大官优惠待遇的资格。
B.朔望,意为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如“百官朝参如朔望”(各级官员仍然在每月初一与十五上朝参见)(《明史·张宁传》)
C.班马,指离群的马。例如,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D.尚方多以役徒服劳作,因以为系罪囚之所。《宋书·恩倖传·戴法兴》:“上大怒,赐敬死,系明宝尚方。”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慰祖出身官宦家庭,毁礼尽孝。父亲去世后,他连盐都不吃了,母亲认为守孝期间不吃荤菜可以,怎么能不吃盐呢,不得已他才听从母亲的劝告。
B.崔慰祖家庭股实富裕,仗义疏财。他把父亲在梁州上千万的财产都分给了自己的族人,把父亲生前收存的借据欠条全都烧掉,不要人家归还。
C.崔慰祖为人朴实,不慕荣贵。他卖屋不多要钱,对待上级领导和升官的朋友不卑不亢,若即若离,很有分寸;齐明帝想让他管理一个小地方,他推辞不就职。
D.崔慰祖才学过人,著述未竟。他熟悉历史、地理,本想对司马迁和班固的历史著作再作注释,却因早逝未能如愿,其《海岱志》也只完成了一半。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2)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余事,慰祖口吃无华辞,而酬据精悉,一座称服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5-03 11:03: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怀珍,字道玉,平原人。伯父奉伯,宋世为陈南顿二郡太守。怀珍幼随奉伯至寿阳,豫州刺史赵伯符出猎,百姓聚观,怀珍独避不视,奉伯异之,曰:“此儿方兴吾宗。”
元嘉二十八年,亡命司马顺则聚党东阳,州遣怀珍将数千人掩讨平之。宋文帝召问破贼事状,怀珍让功不肯当,亲人怪问焉,怀珍曰:“昔国子尼耻陈河间之级,吾岂能论邦域之捷哉!”时人称之。桂阳反,加怀珍前将军,守石头。为使持节、督豫司二州郢州之西阳军事、冠军将军、豫州刺史。建平王景素反,怀珍遣子灵哲领兵赴京师。升明元年,进号征虏将军。
沈攸之在荆楚,朝议疑惑,怀珍遣冗从仆射张护使郢,致诚于世祖,并陈计策。及攸之起兵,众谓当沿流直下,怀珍谓僚佐曰:“攸之矜躁夙著虐加楚人必当阻兵中流声劫幼主不敢长驱决胜明矣。”遣子灵哲领马步数千人卫京师。攸之遣使许天保说结怀珍,怀珍斩之,送首于太祖。太祖送示攸之。攸之围郢城,怀珍遣建宁太守张谟、游击将军裴仲穆统蛮汉军万人出西阳,破贼前锋公孙方平军数千人,收其器甲。
初,孝武世,太祖为舍人,怀珍为直阁,相遇早旧。怀珍假还青州,上有白骢马,啮人,不可骑,送与怀珍别。怀珍报上百匹绢。或谓怀珍曰:“萧君此马不中骑,是以与君耳。君报百匹,不亦多乎?”怀珍曰:“萧君局量堂堂,宁应负人此绢。吾方欲以身名托之,岂计钱物多少。”太祖辅政,以怀珍内资未多,二年冬,征为都官尚书,领前军将军,以第四子宁朔将军晃代为豫州刺史。或疑怀珍不受代,太祖曰:“我布衣时,怀珍便推怀投款,况在今日,宁当有异?”晃发经日,而疑论不止。上乃遣军主房灵民领百骑追送晃,谓灵民曰:“论者谓怀珍必有异同,我期之有素,必不应尔。卿是其乡里,故遣卿行,非唯卫新,亦以迎故也。”怀珍还,仍授相国右司马。
怀珍年老,疾笃,上表解职,上优诏答许,别量所授。其夏,卒,年六十三。遗言薄葬。世祖追赠散骑常侍、镇北将军、雍州刺史,谥曰敬侯。
(节选自《南齐书》有删改)
【注】①国子尼:本名国渊,三国时曹操部将,从不虚报战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儿方兴吾宗   方:将要
B.怀珍让功不肯当 让:辞让,推让
C.怀珍假还青州   假:休假
D.亦以迎故也   故:原因,缘故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攸之矜躁夙著/虐加楚人/必当阻兵中流声劫/幼主不敢长驱/决胜明矣。
B.攸之矜躁夙著/虐加楚人/必当阻兵中流/声劫幼主/不敢长驱决胜明矣。
C.攸之矜躁/夙著虐加/楚人必当阻兵中流声劫/幼主不敢长驱/决胜明矣。
D.攸之矜躁/夙著虐加/楚人必当阻兵中流/声劫幼主/不敢长驱决胜明矣。
【小题3】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男子二十、女子许嫁时取字,一般由父母或师长来取。
B.元嘉,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C.布衣,古代平民百姓因为经济贫困大多只能穿棉布的衣服,故平民百姓乐为布衣,尚未出仕为官的读书人也多以此自称。
D.乡里,周制,王及诸侯国都郊内置乡,民众聚居这处曰里。居里或籍贯相同的人称为乡里、同乡。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怀珍幼年表现奇异。幼年到寿阳时,百姓都围观赵伯符出猎,只有刘怀珍避而不看,让他的伯父感到奇异。
B.刘怀珍对太祖忠心。沈攸之派遣使者劝降,刘怀珍杀掉沈攸之的使者,将首级送给太祖,以示忠心。
C.刘怀珍深受太祖信任。太祖派萧晃替代刘怀珍担任豫州刺史,有人怀疑刘怀珍会拒不从命,太祖明确表明信任刘怀珍。
D.刘怀珍年老仍受皇帝恩遇。刘怀珍因为年老病重,请求解除职务,皇帝特下褒美嘉奖的诏书同意了他的请求。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萧君此马不中骑,是以与君耳。君报百匹,不亦多乎?
(2)吾方欲以身名托之,岂计钱物多少。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人足所履,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颠蹶于崖岸,拱把之梁,每沉溺于川谷者,何哉?为其旁无馀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如之。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无余地也。   
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以孝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块①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②,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
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燕③言,面相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④即成,了非向韵,众客各自沉吟,遂无觉者。韩退叹曰:“果如所量。”
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令,颇自勉笃,公事经怀,每加抚恤,以求声誉。民庶称之。及迁为泗州别驾,此费日广,不可常周。一有伪情,触涂⑤难继,功绩遂损败矣。
选自《颜氏家训》(有删节)
【注】①苫块:古人父母居丧之时,以草垫为席,土块为枕。②童竖:童仆。③燕:通“宴”,宴席。④造次:匆忙、急促。⑤触涂:处处。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洁之行,物或致疑  物:他人
B.哀毁逾制   制:常礼
C.雅自矜持   雅:儒雅
D.遂无觉者   觉:发觉
【小题2】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高洁的言行往往不被信任,都是因为其言行高洁,名声广播,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余地。
B.作者认为世上有不少人是名不符实的,往往清名播扬但金钱暗入,信誉昭著但许诺有亏。
C.东莱王怀疑某一士族不过徒有虚名,于是设宴叙谈,并以作诗试探,结果验证了他的想法。
D.邺下少年当初为了虚名,故意对百姓体恤,升官后,本性暴露,不再体恤百姓,于是功绩被毁。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足所履,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颠蹶于崖岸
(2)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
【小题4】作者认为,伯石、王莽、“大贵”三人的共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概括。

同类题4

阅读《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两段话,完成下列小题

①“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②“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小题1】关于这两段诗中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君既若见录”,“同是被逼迫”中,“见”“被”同义。
B.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中加点词都为偏义复合词。
C. “逆以煎我怀”中的“逆”字与“难以逆料”中的“逆”同义。
D. “何意出言”,“君妾亦”三个加点字意思不同。
【小题2】关于这两段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②两段都表现了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
B. ①、②两段都诉说出刘兰芝艰难的处境。
C. 第①段中可见出刘兰芝仍有幻想,与第②段不同。
D. 第②段中可见出刘兰芝对焦仲卿的失望,与第①段不同。
【小题3】 下面是对《孔雀东南飞》首尾两段的分析,其中方框处依次选填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开头,运用了托物起兴的写作手法,创造了 的气氛,起到了 的作用。兰芝、仲卿死后合葬,坟地中松柏梧桐茂盛,鸳鸯相向夜鸣的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写作手法,象征着二人的 永远长青,体现了诗人对这一对青年男女的  
A. 缠绵悱恻、吸引读者、忠贞爱情、深深喜爱。
B. 悲惨凄凉、吸引读者、高贵品质、深切同情。
C. 缠绵悱恻、提摄全篇、忠贞爱情、深切同情。
D. 悲惨凄凉、提慑全篇、高贵品质、深深喜爱。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寇赞,字奉国,上谷人,因难徙冯翊万年。父修之,字延期,苻坚东莱太守。赞弟谦之有道术,世祖敬重之,故追赠修之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冯翊公,赐命服,谥曰哀公,诏秦雍二州为立碑于墓,又赠修之母为冯翊夫人。 及宗从追赠太守、县令、侯、子、男者十六人,其临民者七郡、五县。

赞少以清素知名,身长八尺,姿容严嶷,非礼不动。苻坚仆射韦华,州里高达,虽年时有异,恒以风味相待。华为冯翊大守,召为功曹,后除襄邑令。姚泓灭,秦雍人千有馀家推赞为主,归顺。拜妥远将军、魏郡太守。其后,秦雍之民来奔河南、荥阳、河内者户至万数。拜赞安远将军、南雍州刺史、轵县侯,治于洛阳,立雍州之郡县以抚之。由是流民繦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赐赞爵河南公加安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虽位高爵重接待不倦

初,赞之未贵也,尝从相者唐文相。文曰:“君额上黑子入帻,位当至方伯封公。”及贵也,文以民礼拜谒,仍曰:“明公忆民畴昔之言乎?尔日但知公当贵,然不能自知得为州民也。”赞曰:“往时卿言杜琼不得官长,人咸谓不然。及琼被选为盩啡,卿犹言相中不见,而琼果以暴疾,未拜而终。吾常以卿言琼之验,亦复不息此望也。”乃赐文衣服、良马。赞在州十七年,甚获公私之誉,年老表求致仕。真君九年卒,年八十六。遣令薄葬,敛以时服。世祖悼惜之,谥日宣穆。

(选自《魏书·列传第三十》)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是流民繦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赐赞爵河南公/加安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虽位高爵重/接待不倦
B.由是流民繦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赐赞爵河南公/加安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虽位高爵重/接待不倦
C.由是流民繦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赐赞爵河南公/加安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虽位高爵重/接待不倦
D.由是流民繦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赐赞爵河南公/加安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虽位高爵重/接待不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祖,又称“代祖”,是相对“始祖”而言的先祖称谓,是我国古代帝王的庙号。
B.赠,文中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进行加封,与“除”、“拜”义相同。
C.河内,古指黄河以北地区,与“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句的“河内”意思一致。
D.令,文中即县令,又称县尊、百里侯,是中国古代县级行政区划的最高官员名称。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寇赞家世很辉煌。他的父亲是太守,弟弟寇谦得到了皇上的特别看重,以至于堂叔伯等亲戚都得到了追赠。
B.寇赞政绩显赫。他在担任襄邑县令和妥远将军、河南郡太守时,治政有方,多次被人们称赞,推举为首领。
C.寇赞有爱民之心。治理洛阳时,他就设置雍州郡县安置流民:后来官爵显贵,但对流民工作仍然相当关切。
D.寇赞能移风易俗。他在去世之前留下遗言,要求其丧事从简,且入殓时只穿平时穿的普通衣服,令人感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苻坚仆射韦华,州里高达,虽年时有异,恒以风味相待。
(2)赞在州十七年,甚获公私之誉,年老表求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