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渡河北
王褒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注:①王褒:原南朝梁代文学家,官至礼部尚书。梁元帝时,西魏攻梁,元帝不敌投降,王褒随降西魏。②常山,代郡:郡名。③亭障:军事防御工事。④“异方乐”“陇头歌”:均为抒写游子思乡之情的乐府歌曲名《梁鼓角横吹曲》。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化用屈原《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因物起兴,虚实结合,情随景生。
B.中间四句,一写北渡所见,一写北渡所闻。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有肝肠寸断的悲凉感,故国之思尽在其中。
C.结尾两句,是说天快黑了,还要上马出征,结果因人生地不熟而迷失了道路,流露出对西魏异族统治的强烈不满。
D.“常山临代郡”之“临”字写出北渡行程之快,写尽诗人离故国越来越远之悲,和下句“绕”字呼应,极具抒情味。
E. 这首五言古诗因秋风吹木而起,以薄暮失道作结,自始至终充满亡国之恨和游子之思,但哀而不婉,悲而不戚。
【小题2】有人评价“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中“还似”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结合全诗,就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做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6-09 01:17: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鬂,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小题1】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小题2】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水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文中“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是虚指,不是实指,以确定的数字表示不确定的含义。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小题3】成语 源于《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诗文。
【小题4】给下面的句子用“/”划分朗读节奏: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安民,兰陵承人也。少有大志常拊髀叹曰大丈夫处世富贵不可希取三将五校何难之有明帝时稍迁武卫将军领水军讨晋安王刘子勋所向克捷明帝大会新亭,劳接诸军主,樗蒲官赌,安民五掷皆卢,帝大惊,目安民曰:“卿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元徽初,除督司州军事、司州刺史,领义阳太守,假节、将军如故。及桂阳王刘休范起事,安民出顿,遣军援京师。征授左将军,加给事中。建平王刘景素作难,安民至京口,破景素军于葛桥。景素诛,留安民行南徐州事。城局参军王迥素为安民所亲,盗绢二匹,安民流涕谓之曰:“我与卿契阔备尝,今日犯王法,此乃卿负我也。”于军门斩迥素,厚为敛祭,军府皆震服。苍梧纵虐,太祖忧迫无计,安民白太祖欲于东奉江夏王刘跻起兵,太祖不许,乃止。大祖即位,为中领军,封康乐侯,千户。

宋泰始以来,内外频有贼寇,将帅已下,各募部曲,屯聚京师。安民上表陈之,以为“自非淮北常备,其外馀军,悉皆输遣,若亲近宜立随身者,听限人数。”上纳之,故诏断众募。时王敬则以勋诚见亲,至于家国密事,上唯与安民论议,谓安民曰:“署事有卿名,我便不复细览也。”寻为领军将军。

太祖崩,遗诏加侍中。世祖即位,迁抚军将军、丹阳尹。永明二年,迁尚书左仆射,将军如故。安民时屡启密谋见赏,又善结尚书令王俭,故世传俭启有此授。寻上表以年疾求退。改授散骑常侍。四年,为安东将军、吴兴太守,常侍如故。卒官,年五十八。

吴兴有项羽神护郡听事,太守不得上。太守到郡,必须祀以扼下牛。安民奉佛法,不与神牛,著屐上听事。又于听上八关斋。俄而牛死,葬庙侧,今呼为“李公牛冢”。及安民卒,世以神为祟。曰肃侯。

(节选自《南齐书·李安民传》,有删改)

(注)①樗蒲:始于汉末,盛行于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有大志/常拊髀/叹曰/大丈夫处世富贵/不可希/取三将五校/何难之有/明帝时/稍迁武卫将军/领水军讨晋安王刘子勋/所向克捷
B.少有大志/常拊髀叹曰/大丈夫处世富贵/不可希取/三将五校/何难之有/明帝时/稍迁武卫/将军领水军讨晋安王刘子勋/所向克捷
C.少有大志/常拊髀叹曰/大丈夫处世/富贵不可希/取三将五校/何难之有/明帝时/稍迁武卫将军/领水军讨晋安王刘子勋/所向克捷
D.少有大志/常拊髀/叹曰/大丈夫处世/富贵不可希取/三将五校/何难之有/明帝时/稍迁武卫/将军领水军讨晋安王刘子勋/所向克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邑,文中指“食邑”,意为收其赋税而食,又作“采邑”,卿大夫的封地。
B.仆射,官名,始设置于秦代,唐宋时期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宋后被废除。
C.听事,也作“厅事”,指官府治事的地方,也指听取他人言辞而处理事情。
D.谥,朝廷对死去的皇帝、大臣等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如肃宗、武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民心怀鸿志,面相不凡。李安民年少时即心怀大志,后果然立下战功;明帝慰劳各军主帅时,不但惊异于他高超的棋技,还当众言明他有封侯的面相。
B.安民坚守法度,刚正不阿。亲信王迥素盗绢犯法,李安民并不袒护,虽然流泪责备他不该背弃情谊,辜负自己的信任,但是在处罚与料理后事时不讲私情。
C.安民备受重用,见信于上。李安民比建立功勋、忠诚可靠的王敬则还受器重,皇帝只与安民商议国家机密人事;皇帝认为安民签字处理的文书,就可不再细看。
D.安民敬奉佛法,心存善念。按旧例,吴兴太守到任后要用驾车的牛来祭祀项羽神,但安民信奉佛教不愿杀牛;不久牛死了,葬在庙的旁边,被称为“李公牛冢”。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淮北常备,其外馀军,悉皆输遣,若亲近宜立随身者,听限人数。
(2)安民时屡启密谋见赏,又善结尚书令王俭,故世传俭启有此授。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项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丝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岛衣巷,故谓之鸟衣之游,等才辞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子,义照八年,混以刘党见诛来,要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字修整,仓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辟,有加于,中外姻亲,道义而室1,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阅逾年,菜蔬不改,兄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长,而好威否人物、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亮,资财万,宅十余所,奴使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都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B.从叔/峻司空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C.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D.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故以字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叔,即祖父亲兄弟的比父亲年幼的儿子,即父亲的堂弟(即从父弟)。
B.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与今义不同,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近亲和远亲都属于这个范围。
C.文学,官名。汉代置于州郡及王国,或称“文学掾”,或称“文学史”,为后世教官所由来,魏晋以后有“文学从事“之名。唐代于州县置博士”,德宗时改称“文学”明清废。
D.“遗财禄秩”的“秩”,指官吏的官阶品级。私禄中的“”指传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微是陈郡阳夏人,他从叔谢峻将他收为后嗣,新家比生身父母家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全不留意。
B.弘微言语不多,但一开口就言简意赅,很见水准,因而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之为微子。
C.弘微治业有方,重信义。继叔父去世以后,继母晋陵公主让他掌管家业。他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改授东乡君的继母回家,家中井有条,仓康充实,田产还有增加。
D.弘微与兄弟非常友好和睦。谢罐喜欢评议人物,每当谢曜在言谈中涉及别人时,谢微常用别的话题岔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
(2)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山图,字季寂,义兴义乡人也。少贫微,佣书自业。有气干,为吴郡晋陵防郡队主。宋孝武伐太初,山图豫勋,赐爵关中侯。泰始初,为殿中将军。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镇军将军张永征薛安都于彭城,山图领二千人迎运至武原,为虏骑所追,合战,多所伤杀。虏围转急,山图结阵死战,然后突围出,虏披靡不能禁。众称其勇,呼为“武原将”。豫章贼张凤,聚众康乐山,断江劫抄。明帝遣山图讨之。山图至,先羸兵偃众,遣幢主庞嗣厚遗凤,要出会聚,听以兵自卫。凤信之,行至望蔡,山图设伏兵于水侧,击斩凤首,众百余人束首降。元徽三年,迁步兵校尉,加建武将军。盗发桓温冢,大获宝物。客窃取以遗山图,山图不受,簿以还官。太祖辅政,山图密启曰:“沈攸之久有异图,公宜深为之备。”太祖笑而纳之。攸之事起,世祖为西讨都督,启山图为军副。世祖留据盆城,众议以盆城城小难固,不如还都。山图曰:“今据中流,为四方势援,大众致力,川岳可为。城隍小事,不足难也。”世祖使参军刘皆、陈渊委山图以处分事。山图断取行旅船板,以造楼橹,立水栅,旬日皆办。世祖甚嘉之。攸之既败,世祖谓山图曰:“周公前言,可谓明于见事矣。”世祖践阼,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山图于新林立墅舍,晨夜往还。上谓之曰:“卿罢万人都督,而轻行郊外。自今往墅,可以仗身自随,以备不虞。”及疾,上手敕参问,遣医给药。永明元年,卒,年六十四。诏赐朝服一具,衣一袭。

(节选自《南齐书·周山图传》)

(注)① 幢主,南北朝及隋朝时期的武官。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B.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C.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D.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中侯,一种始自曹魏建安年间的爵位称号,侯是封建时代等级最高的爵位。
B.城隍,“城”的本义是城邑四周的墙垣;“隍”指没有水的护城壕沟。“城隍”在文中指城池。
C.楼橹,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没有顶盖的高台,建造于地面或车船之上。
D.手敕,即手诏,是指皇帝亲笔写的命令,不同于一般的文书,常有非常意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山图才能超卓,临敌有勇有谋。他在武原勇猛突围,被称为“武原将”;在豫章,他先用计使张凤放松警惕,最终设伏兵将其击杀。
B.周山图心有主见,善处不义之财。盗贼盗掘桓温墓获得大量宝物,门客盗取宝物来赠送给山图,山图没有接受,而是登记入册后上交官府。
C.周山图见识过人,准确判断事势。他看出沈攸之有反叛图谋,提醒太祖早做防备:作世祖军副,他力排众议,陈明留守盆城的意义。
D.周山图诚心事主,受到世祖恩宠。他因为罢免了另一个统领万人的都督而得罪了人,轻装简行到郊外存在危险,因此世祖准许他带侍卫以防不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图至,先羸兵偃众,遣幢主庞嗣厚遗凤,要出会聚,听以兵自卫。
(2)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