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勉学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今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

有客难主人日:“吾见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日:“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关于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于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尊贤容众,若不胜衣也。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强毅正直,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日:“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老而弥,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十七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取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有改动)

(注释)①札:铠甲上的金属叶片。②不胜衣:谦恭退让的样子。③棁zhuō:梁上的短柱。④坎壈(lǎn):困顿,不得志。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 惕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B.千户县,不必理其民 宰:主管
C.人生小幼,精神专利 专利:专注敏锐
D.魏武老而弥     笃:诚实
【小题2】“齿弊舌存”是一个成语,出自《老子》:“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请你据此及文本推断这个成语的意思。
【小题3】下列对文言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今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
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士大夫以涉足农业、商业为耻
B.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
怎么可以说经过雕刻的木石就胜过未经琢磨的金玉呢
C.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
所以只能做被人嘲笑辱骂的一介武夫或庸常小吏,的确是有原因的
D.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一直到今天,每隔十年温习一次,仍然没有遗忘
【小题4】荀子的《劝学》和颜之推的《勉学》都劝勉入学习,都写到了学习的价值意义、方法态度,请分别加以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28 09:03: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源怀,谦恭宽雅,有大度。高宗末,除殿中尚书,出为长安镇将、雍州刺史。清俭有惠政,善于抚恤,劫盗息止,流民皆相率来还。景明二年,征为尚书左仆射,加特进。时有诏,以奸吏犯罪,每多逃遁,因眚乃出,并皆释然。自今已后,犯罪不问轻重,而藏窜者悉远流。若永避不出,兄弟代徙。怀乃奏免之。又诏为使持节,加侍中、行台,巡行北边六镇、恒燕朔三州,赈给贫乏,兼采风俗,考论殿最,事之得失,皆先决后闻。自京师迁洛,边朔遥远,加连年早俭,百姓困弊。怀衔命巡抚,存恤有方,但宜运转,有无通济。时后父于劲势倾朝野,劲兄于祚与怀宿昔通婚,时为沃野镇将,颇有受纳。怀将入镇,祚郊迎道左,怀不与语,即劾祚免官。怀朔镇将元尼须与怀少旧,亦贪秽狼藉,置酒请怀,谓怀曰“命之长短,由卿之口,岂可不相宽贷?”怀曰:“今日之集,乃是源怀与故人饮酒之坐,非鞠狱之所也。明日公庭,始为使人捡镇将罪状之处。”尼须挥泪而已,无以对之。怀既而表劾尼须。其奉公不挠,皆此类也。正始元年九月,有告蠕蠕率十二万骑六道并进,南寇恒代。诏怀出据北蕃,指授规略。蠕蠕亡遁。怀旋至恒代,案视诸镇左右要害之地,可以 筑城置戍之处。怀性宽容简约,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人理世务点类维何必须太无细也譬如为屋但处望高显楹栋平正基璧完牢风雨不入足。斧斤不平,斫削不密,非屋之病也。”又性不饮酒而喜以饮人,好接宾友,雅善音律,虽在白首,至宴居之暇,常自操丝竹。
(选自《魏书》列传第二十九,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
B.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
C.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
D.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台也叫行台省,是魏晋至金代御史台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
B.京师出自《大雅•公刘》“京师之野”,后世因以泛称国家的都城。
C.朔即朔方,杜甫“一去紫台连朔漠”中的“朔漠”即北方的沙漠。
D.郊指古代都城以外,百里以内的地方,郊迎指出迎于郊以示敬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源怀为政清廉,宽厚爱民。他在做长安镇将、雍州刺史时,善于抚恤百姓,境内盗贼止息流民相继返回家园。
B.源怀巡边御敌,屡立功勋。他不止一次受命巡边,工作卓有成效。蠕蠕南侵时,他又出守北部边境,指示方略。
C.源怀奉公守法,不徇私情。他的姻亲于祚贪污,被他弹劾免官。他的朋友尼须向他借钱弥补亏空,也被他拒绝。
D.源怀擅长音乐,广交朋友。他自己不饮酒,喜欢以酒待人。晚年时,到了安逸闲暇的时候,常常自己演奏音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赈给贫乏,兼采风俗,考论殿最,事之得失,皆先决后闻。
(2)怀旋至恒代,案视诸镇左右要害之地,可以筑城置戍之处。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王思远,琅邪临沂人。尚书令晏从弟也。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
②建元初,迁太子中舍人。文惠太子与竞陵王子良素好士,并蒙赏接。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及祥日,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③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④建武中,迁吏部郎。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上表固让。曰: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故臣可得以礼进退。上知其意,乃改授司徒左长史。
⑤初,高宗废立之际,思远与晏闲言,谓晏曰:兄荷世祖厚恩,今一旦赞此人,未知兄将来何以自立。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晏不纳。后晏败。
⑥思远清修,立身简洁。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永元二年卒,年四十九。
注:①友于:兄弟之爱。②祥日:丧祭名。③阿戎:称堂弟,此指王思远。

(有删改)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宋建平王景素为南徐州主簿(___________)
⑵高宗辅政,不之(__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思远不从,事如故(    )
A.案件B.查究C.几案D.按照
【小题3】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
B.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
C.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
D.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
【小题5】分析第①段写“景素被诛,左右离散”的作用。
【小题6】从第③段和第⑤段看,王思远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

刘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莒人。少好《书》《传》,博览多通。及高祖克京城,问何无忌曰:“急须一府主簿,何由得之?”无忌曰:“无过刘道民。”即驰信召焉。高祖谓之曰:“我始举大义,方造艰难,须一军吏甚急,卿谓谁堪其选?”穆之曰:“贵府始建,军吏实须其才,仓卒之际,当略无见逾者。”高祖笑曰:“卿能自屈,吾事济矣。”即于坐受署。时晋纲宽弛,威禁不行,小民穷蹙,自无立所。重以司马元显政令违舛,桓玄科条繁密。穆之斟酌时宜,随方矫正,不盈旬日,风俗顿改。从征广固,还拒卢循,常居幕中画策,决断众事。刘毅等疾穆之见亲,每从容言其权重,高祖愈信仗之。高祖举止施为,穆之皆下节度。凡所荐达,不进不止。常云:“我虽不及荀令君之举善,然不举不善。”高祖西讨刘毅,以诸葛长民监留府,总摄后事。高祖疑长民难独任,留穆之以辅之。长民果有异谋,而犹豫不能发,乃屏人谓穆之曰:“悠悠之言,皆云太尉与我不平,何以至此?”穆之曰:“公溯流远伐,而以老母稚子委节下,若一毫不尽,岂容如此邪?”意乃小安。高祖还,长民伏诛。穆之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壅滞。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辄为十人馔。尝白高祖曰穆之家本贫贱赡生多阙自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自此以外一毫不以负公十三年,疾笃,诏遣正直黄门郎问疾。十一月卒,时年五十八。高祖受禅,思佐命元勋,谥穆之曰文宣公。太祖元嘉九年,配食高祖庙庭。

(节选自《宋书·刘穆之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尝白高祖曰/穆之家本贫贱/赡生多阙/自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自此以外/一毫不以负公/
B.尝白高祖曰/穆之家本贫贱/赡生多阙/自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自此以外一毫/不以负公/
C.尝白高祖曰/穆之家本贫贱/赡生多阙/自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自此以外一毫/不以负公/
D.尝白高祖曰/穆之家本贫贱/赡生多阙/自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自此以外/一毫不以负公/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字,乳名,小名,父母给吃奶时期的孩子起的昵称,与表字不同,并不正式。
B.高祖,南朝宋首位皇帝的庙号;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配食,附祭,配享,指让亡灵在同一祠庙里共享祭品,让后死者 附于先灵合祭。
D.方丈,原文中指的是一丈见方的屋子,刘穆之在吃饭时一定要选择宽敞的房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穆之依据形势,立改颓政。当时晋朝朝纲松弛,司马元显政令有错,桓玄所定的法令繁密,因此民不聊生,穆之相机改正,不到十五天,已见效果。
B.刘穆之少年有才,恰逢其会。他年轻时喜好《书》《传》,博览精通群书,高祖攻克京城时,急需一位府主簿,经何无忌举荐来到高祖身边而被任命。
C.刘穆之忠于君主,巧化时艰。对高祖的行为举止,他都加以规范,并积极荐举良臣,巧妙劝慰有反叛之心的诸葛长民,为高祖返回除逆赢得了时间。
D.刘穆之性格豪奢,受君恩宠。他一个人吃饭,常需做出十人吃的饭;他自认为除用度稍大之外,没有其他对不起君主的地方;他生前死后极见恩宠。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始举大义,方造艰难,须一军吏甚急,卿谓谁堪其选?
译文:
(2)刘毅等疾穆之见亲,每从容言其权重,高祖愈信仗之。
译文: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陶渊明传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改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   属:撰写。
B.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躬:亲自。
C.妻子固请种粳 固:顽固。
D.于半道栗里要之 要:通“邀”。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B.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C.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D.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刺史,汉初,文帝因为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称为“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B.“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条小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人因以“三径”代隐士住处。“三径之资”指隐居的资本。
C.“督邮”,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
D.原文“元嘉四年”中的“元嘉”是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陶渊明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陶渊明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渊明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渊明任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2)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