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咏贫士
(晋)陶渊明
万族各有托①,孤云独无依。暖暧②空中灭,何时见余晖?
朝霞开宿雾③,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④。未夕复来归⑤。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注)①万族,自然界众多的事物。②暧暧:目光昏暗的样子。③宿雾:夜间的雾气。④翮(hé)鸟的翅膀,代指孤鸟,喻作为贫士的诗人。⑤未夕:比喻年龄未老。陶渊明归隐时只四十一岁。
【小题1】这首诗的体裁是( )。
【小题2】对本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二句以“孤云”自喻,与各有所托的“万族”形成对比。 |
B.中间四句用独鸟比况,表示与逐队群飞的“众鸟”的区别。 |
C.由“未夕复来归”可推知本诗当作于《归去来兮辞》之前。 |
D.量力而行,遵守大道,宁愿忍受饥寒,可见诗人志趣高洁。 |
【小题3】关于末句“已矣何所悲”有以下两种说法,请评析之。
(甲)世无“知音”,与前文“万”“众”“孤”的对比呼应。“何所悲”说明寓愤于中,悲不自胜。
(乙)举世皆依乘风云,而己独无攀援飞翻之志。宁忍饥寒以守志节,纵无知此意者,亦不足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