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二十首(其四)

晋·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注)①栖栖:心神不安的样子②翮(hé):鸟的翅膀。

【小题1】下列对本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只失去同伴,在暮色中独自飞翔、徘徊哀鸣的孤鸟形象。
B.诗的五、六两句是说这只鸟鸣叫着想要飞向远方,就不必来来去去的依依不舍。
C.诗的七、八两句和曹操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抒发的情感并非异曲同工。
D.作者认为,既然自己和这只鸟一样,已经找到了理想的归宿,就不会再离开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15 11:03: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陶渊明的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注释:①淹留:隐退。②孟公:东汉刘龚,字孟公。皇甫谧《高士传》载:“张仲蔚,平陵人。好诗赋,常居贫素,所处蓬蒿没人。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③翳:遮蔽,隐没。
【小题1】《饮酒》诗歌中提到的“六经”也称为“六艺”,指的是哪六部儒家经典?
【小题2】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的开篇都写到自己的少年时期,可以互相参照理解。“少无适俗韵”是因,“少年罕人事”是果。陶渊明天性与世俗不合,所以疏于人事交际。
B.《归》诗用鸟“恋旧林”、鱼“思故渊”作比,表达弃官归隐的心情;《饮》诗则用了《论语》中“君子固穷”的典故,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C.《饮》诗第九、十两小句写因为寒冷难耐,诗人难以入眠,连晨鸡也冻得不肯鸣叫。《归》诗则用鸡鸣衬托村庄的宁静。
D.两首诗都从少年志趣说到中年归隐,再写归隐之后的生活,语言简练自然,而富有思想内涵。
【小题3】同样是写隐居之后的生活,陶渊明在这两首诗中所描绘的田园生活景象与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同类题4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下列各题。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乙】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节选自清·吴敏树《书谢御史》 )
【注】①用事:掌权。②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③削其籍:革去他的官职。④筇屐:筇,竹杖。 屐,登山用的鞋。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 .  详:知道
B.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辈(同类)
C.人避之,莫敢诘   诘:质问(责问)
D.先生文章名一时   名:名气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以为号焉 . 故自号曰醉翁也
B.或置酒而招之 .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C.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小题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乃 遍 游 江 浙 所 至 人 士 争 奉 筇 屐 迎
【小题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②怒,命卒曵下奴,笞之。
【小题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空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甲文中第二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赞语呼应了第一段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了五柳先生的隐士性格。
②乙文中人们称赞谢御史“此真好御史矣”,是有感于谢御史,可以看出谢御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③两文都写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_的兴趣爱好,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