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    役:役使。
B.知来者之可追 追:追赶。
C.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
D.聊乘化以归尽 聊:姑且。
【小题2】下列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①觉今是而昨非 ②门虽设而常关
C.①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②或植杖而耘耔
D.①乐琴书以消忧 ②木欣欣以向荣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归去来兮”一声浩叹开始,表达了作者厌恶仕宦生活、决心弃官归家的愿望,并把这个愿望变成一种行动。
B.第2段写作者到家之后,看到家人热烈欢迎的场面和庭院内优美宁静的情景,明白了田园生活的乐趣。
C.第3段是第2段内容的拓展,继续写田园之乐,不过这段文字从上段的庭院乐趣写到了田间耕作和纵情山水的乐趣。
D.文章最后一段以一叹三问开始,最后发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感慨,表现了乐天安命、委心乘化的思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②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05 09:31: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甲)书《归去来辞》赠契顺
苏轼
谪居惠州,子由在高安,各以一子自随,余分寓许昌、宜兴,岭海隔绝。诸子不闻余,忧愁无聊。苏州定慧院学佛者卓契顺谓迈曰:“子何忧之甚,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耳,当为子将书问之。”
绍圣三年三月二日,契顺涉江度岭,徒行露宿,僵仆瘴雾,黧面茧足以至惠州,得书径还。余问其所求,答曰:“契顺惟无所求而后来惠州;若有所求,当走都下矣。”苦问不已,乃曰:“昔蔡明远鄱阳一校耳,颜鲁公绝粮江淮之间,明远载米以周之。鲁公怜其意,遗以尺书,天下至今知有明远也。今契顺虽无米与公,然区区万里之勤,傥可以援明远例,得数字乎?”余欣然许之。独愧名节之重,字画之好,不逮鲁公,故为书渊明《归去来辞》以遗之,庶几契顺托此文以不朽也。
(乙)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解释加点字。
(1)诸子不闻余
(2)悟已往之不
(3)三径
(4)植杖而耘耔
【小题2】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黧面茧足以至惠州
B.明远载米以周之
C.遗以尺书
D.故为书渊明《归去来辞》以遗之
【小题3】下列选项中,句式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各以一子自随(《书<归去来辞>赠契顺》)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D.宋人有得玉者(《<新序>二则》)
【小题4】翻译句子。
(1)今契顺虽无米与公,然区区万里之勤,傥可以援明远例,得数字乎?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小题5】从(甲)文看,契顺是一个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质的人。
【小题6】结合(甲)文和(乙)文,试分析苏轼为契顺书《归去来兮辞》的用意。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渊明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里称之。嘉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尘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余日,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谘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孝宗穆皇帝闻其名,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诏使人扶入。

君在朝,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赞曰: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君清蹈衡门,则令闻孔昭;振缨公朝,则德音允集。道悠运促,不终远业,惜哉!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

(选自《陶渊明集》,有删改)

 ①冲默:淡泊恬静。②远量:气量。③不任拜起: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④清蹈衡门:隐居在家之时。⑤令闻孔昭:美好的名声很显著(即美名远扬)。⑥振缨公朝:出仕为官。⑦德音:道德声誉。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B.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C.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D.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B.秀才,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后废秀才科,秀才遂作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本文指读书人。
C.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六部的最高长官皆称尚书,相当于现在国家各部的部长。
D.东堂,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太极正殿的东厢房,史籍中一般简称“东堂”。一般情况下,东堂是皇帝与群臣商讨国事的地方,而西堂则是皇帝的歇息场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嘉虽然少年丧父,但是对母亲非常孝顺,对兄弟友爱,得到了乡里人的称赞;他恬淡且有气量,令同辈敬重。
B.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但二人对孟嘉十分推重与佩服,皆认为自己的才德不如孟嘉。
C.孟嘉曾任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被桓温看重,主要因为他为人和气而且正派。
D.孟嘉无论是在朝做官还是隐居在家,道德声誉都很高;但由于早逝,因而没能成就一番大业,让人感到十分可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2)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同类题3

《归去来兮辞》序文

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曰。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选自《陶渊明集》)

(简注)①生生: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资:凭借。②诸侯:各地州郡长官。③矫:假。厉:勉强。④稔:谷物成熟之期。⑤敛裳:收拾行装。宵逝:连夜离开。
(阅读指要)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所作。本文是序文,叙述了他就职彭泽县令和弃职的原因。当时正值天下祸乱不已,政局动荡;由于他生活贫困,难以自给,于是在别人的推荐下勉强到离家甚远的彭泽县,当了县令这样一个小官。但几天后,就有了归隐的想法。这是因为他天性自然纯朴,从仕不但不能实现他欲有所为的壮志,还得违拗自己的质性,折腰事人,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最终选择了躬耕。因为既要保全精神上的真我,又要为家人谋求衣食,维持生计只能选择躬耕才是最无愧的。于是借程氏妹丧之机,就弃官归田了。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幼稚室,瓶无储粟(___________)(2)脱然有怀,求之靡(___________)
(3)彭泽家百里(___________) (4)程氏妹丧于武昌(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会”与“会有四方之事”中“会”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每有意,便欣然忘食B.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
C.长风破浪有时D.于是公子乃置酒,大宾客
【小题3】下列句中“之”与“求之靡途”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眷然有归欤B.深愧平生
C.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D.会有四方
【小题4】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既自以心形役 ③家叔余贫苦
②亲故多劝余长吏 ④诸侯惠爱为德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3)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小题6】简述辞官归隐田园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