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
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①,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②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常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白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③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
(《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
①东土:东晋唐朝时期也特指会稽郡(绍兴)一带。
②篚(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
③情好:感情;交情。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
B.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
C.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
D.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晚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
B.隶书, 现多指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讲究“蚕头雁尾”的一种汉字字体, 魏晋至唐时也作为楷书的别名。此处指楷书。 |
C.门生,汉人称亲受业者为弟子,相传受业者为门生,后来也指投靠世族的门客。 |
D.姥,古代可用作对丈夫的母亲的称呼,如“公姥”指公公与婆婆。此处指外祖母。 |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郗太傅在王家子弟中选女婿,不选矜持之人,而选择自由散漫之徒,可见其选婿草率。 |
B.王羲之有一次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几案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 |
C.骠骑将军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 |
D.王羲之五十九岁去世,受到朝廷的加封,他的几个儿子遵从父亲的教导,坚决推辞,不愿接受。 |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2)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