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注释:①块然:孤独貌。②壮齿:壮年。
【小题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风”两句以写秋景起笔,写出了秋风寒冷、白露凝霜的景象。
B.“柔条”两句写植物的枝条一日日苍劲,绿叶一天天地渐趋萎黄。
C.“明月”两句写明月从云崖露出,“皦皦”突显出月光的明亮皎洁。
D.“壮齿”两句写诗人壮年时期漂泊不定,人到暮年对此感慨不已。
【小题2】从全诗看,“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两句中,“月”这一意象含有愁情,下列诗句中的“月”不含这种情感的一项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B.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C.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D.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小题3】本诗中“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和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都有“空”字,请解释这两个“空”字的意思,并分析各自蕴含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9-06 10:40: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史(其二)
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 金:指汉金日磾(jin mì dī),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张:指汉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汉书•张汤传赞》云:“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七叶:七代。珥(ěr耳):插。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冯公:指汉冯唐, 他曾指责汉文帝不会用人,年老了还做中郎署长的小官。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写的是松树苍郁茂盛却长在山间水沟低处,而那低垂摇摆的初生小树却长在高高的山上。
B.三四句中,“彼”指的是山上的小树,它会渐渐长大,变成和松树一样高,拥有阔大的树荫和百尺长的枝条。
C.“胄”,古代帝王和贵族的长子。“蹑”,登。这一句的意思是贵族世家的子弟能轻易登上高位。
D.最后四句点明,历史上冯唐是具有奇伟之才的人,但因为出身贫寒始终未能受到封赏,坐上高官。
E. 这首古体诗气势雄健,笔调挺拔,形象鲜明,情感浓烈,充分体现了作者独树一帜的诗歌风格。
【小题2】这首诗通篇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金谷诗序
石崇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 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
(二)
石崇传(节选)
崇字季伦,少敏惠,勇而有谋。苞(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石崇父) 临终,分财物与诸子,独不及崇。其母为言,苞曰:“此兒虽小,后自能得。”年二十余,为修武令,有能名。
崇颖悟有才气,而任侠无行检。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征为大司农,以征书未至擅去官免。顷之,拜太仆,出为征虏将军,假节、监徐州诸军事,镇下邳。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送者倾都,帐饮于此焉。至镇,与徐州刺史高诞争酒相侮,为军司所奏,免官。复拜卫尉,与潘岳谄事贾谧。谧与之亲善,号曰“二十四友”。广城君(晋贾充妻郭槐,司马衷即位后,封为“广城君”) 每出,崇降车路左,望尘而拜,其卑佞如此。及贾谥诛,崇以党与免官。时赵王伦专权,崇甥欧阳建与伦有隙。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时在金谷别馆,方登凉台,临清流,妇人侍侧。使者以告。崇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被罗觳,曰:“在所择。”使者曰:“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本受命指索绿珠,不识孰是?”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使者曰: “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崇曰:“不然。”使者出而又反,崇竟不许。秀怒,乃劝伦诛崇、建。崇、建亦潜知其计,乃与黄门郎潘岳阴劝淮南王允、齐王囧以图伦、秀。秀觉之,遂矫诏收崇及潘岳、欧阳建等。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
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崇曰:“吾不过流徙交、广耳。”及车载诣东市,崇乃叹曰:“奴辈利吾家财。”收者答日:“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 崇不能答。崇母兄妻子无少长皆被害,死者十五人,崇时年五十二。
(《晋书·石崇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 备: 完备
B.与潘岳谄事贾谧   谄事: 逄迎侍奉
C.使者出而又反,崇竟不许   竟: 竟然
D.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 致: 招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余以元康六年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感性命之不永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C.崇、建亦潜知其计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因自投于楼下而死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小题3】下列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太仆: 官名。始于春秋时。秦汉沿置,为九卿之一。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
B.使持节: 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次一等的称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再次称假节,得杀犯军令的人。
C.祭酒: 汉魏以后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主管祭祀的官员。清末始废。后亦以泛称武林或商界的首脑人物。
D.帐饮: 在郊野张设帷帐,宴饮送别。唐杨炯《送徐录事》诗序: “临御沟而帐饮,就离亭而出宿。”宋柳永《雨霖铃》词:“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康六年,为了给征西大将军王诩饯行,石崇在金谷园举行盛宴,邀集苏绍、潘岳等30位名士,以为文酒之会。其后,石崇留下轰动一时的《金谷诗序》。
B.石崇的《金谷诗序》与《兰亭集序》,都是诗集的序言,可以看做书序。
C.石崇聪明有才气,但行为不检点。任荆州刺史时竞抢劫远行商客,取得巨额财物,以此致富。后来被征召为大司农,囚征召的诏书未到他就擅离职守而被免职。
D.石崇富可敌国,权倾朝野,却因为宠姬绿珠而招来杀身之祸。虽然他谄事贾谧的行径令人不齿,但是能够为了爱情不惜一死,也还是令人同情的。

同类题3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节)
【注】①改醮:改嫁。②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③虫流:春秋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任用竖刁,专权乱政。桓公死,诸子争立,陈尸三月不收,尸虫流出户外。后因以“虫流”为死不得葬的典故。
【小题1】对下列短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有酒盈樽(满) 矫首遐观(举、抬起 ) 西畴(田地) 聊乘化(姑且)
B.俊采星驰(指人才) 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的风范) 耘耔(除草)
C.息交绝游(断绝)   出岫(山穴,小峰)  披绣闼 (披着)   策抚老(拄着)
D.北海虽赊(远) 怒而飞 (愤怒) 朝菌不知晦朔(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小题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刘终,服阕  服阕:服丧期满B.昔舜、禹、皋陶相与语    相与:互相
C.华善之 善:好,对D.而憎疾从事 疾:痛恨
【小题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B.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C.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D.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孝敬祖母,尽心尽力。他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刘氏生病,为祖母端饭菜、端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
B.李密学习刻苦,富有才华。有空闲的时间就学习,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认为他很有才华,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
C.李密臧否人物,客观公正。面对司空张华的询问,李密认为安乐公比齐桓公差了很多,从他们功业的成败即可看出。
D.李密心怀不满,最终免职。他希望到朝廷内做官,对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心怀怨恨;他因在诗中表达不被重用的不满而被免职。
【小题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
D.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言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小题6】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3)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