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作答。

杂诗

王赞①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②。昔往鸧鹒③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师涓④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注)①王赞,西晋文人。②商、参:二十八宿之中的两个,永不同时出现于天空中。③鸧鹒:又作仓庚,指黄莺。④师涓:先秦时代卫国的著名乐师。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三句至第六句采用自问自答的方法,告诉读者自己是因为国事外离开了家乡。
B.“商参”一词表明诗人夜晚经常望着天上的星斗思念亲人,与后世“望月怀乡”的方式相似。
C.“客鸟思故林"与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相似,都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诗人感情。
D.“师涓久不奏”一句与曹操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都是用了借代的手法。
(2)刘勰《文心雕龙》中称“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两句为篇中“秀句”,试分析这两句在诗中有何作用。
(3)本诗“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两句可追溯到《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请从内容和手法等角度,比较这两句诗的异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2 09:01: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杂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1】守空堂。
壮齿【2】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注:【1】块然:孤独貌。【2】壮齿:壮年。
【小题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风”两句以写秋景起笔,写出了秋风寒冷、白露凝霜的景象。
B.“柔条”两句写植物的枝条一日日苍劲,绿叶一天天地渐趋萎黄。
C.“明月”两句写明月从云边露出,“皦皦”突显出月光的明亮皎洁。
D.“披轩”两句写诗人夜不能寐,便开窗面对前庭,听得雁鸣嗷嗷。
【小题2】从全诗看,“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两句中,“月”这一意象含有愁情,下列诗句中的“月”不含这种情感的一项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B.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D.我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朱淑真《菩萨蛮》)
【小题3】本诗中“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和陆游《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都有“空”字,请分析这两个“空”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异同。

同类题4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节)
【注】①改醮:改嫁。②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③虫流:春秋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任用竖刁,专权乱政。桓公死,诸子争立,陈尸三月不收,尸虫流出户外。后因以“虫流”为死不得葬的典故。
【小题1】对下列短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有酒盈樽(满) 矫首遐观(举、抬起 ) 西畴(田地) 聊乘化(姑且)
B.俊采星驰(指人才) 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的风范) 耘耔(除草)
C.息交绝游(断绝)   出岫(山穴,小峰)  披绣闼 (披着)   策抚老(拄着)
D.北海虽赊(远) 怒而飞 (愤怒) 朝菌不知晦朔(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小题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刘终,服阕  服阕:服丧期满B.昔舜、禹、皋陶相与语    相与:互相
C.华善之 善:好,对D.而憎疾从事 疾:痛恨
【小题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B.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C.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D.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孝敬祖母,尽心尽力。他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刘氏生病,为祖母端饭菜、端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
B.李密学习刻苦,富有才华。有空闲的时间就学习,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认为他很有才华,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
C.李密臧否人物,客观公正。面对司空张华的询问,李密认为安乐公比齐桓公差了很多,从他们功业的成败即可看出。
D.李密心怀不满,最终免职。他希望到朝廷内做官,对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心怀怨恨;他因在诗中表达不被重用的不满而被免职。
【小题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
D.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言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小题6】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3)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

王赞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注)①王赞,西晋文人。②商、参:二十八宿之中的二个,永不同时出现于天空中。③鸧鹒:
又作仓庚,指黄莺。④师涓:先秦时代卫国的著名乐师。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以写秋景起笔,不仅写出了悲凉肃杀的时令特点,也流露出“思归”意绪。
B.三至六句自述战事不断导致自己与亲人阴阳相隔,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C.第十句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使用的手法相似,都是以物类比自身情感。
D.诗歌最后两句的感叹,表达出征夫内心的痛楚、郁结,以及那说不尽的思乡之情。
【小题2】下列诗句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不相同的一项是
A.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曹丕《杂诗》)
B.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曹植《杂诗》)
C.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阮籍《咏怀》)
D.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古诗十九首》)
【小题3】本诗“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两句可追溯到《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二者又有所区别。请结合诗句,比较它们在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在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