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①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②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滋,当“繁”解释。③荣:犹“花”
【小题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B.三、四句是说女主人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游的丈夫。
C.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这两句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D.在五、六句的基础之上,七、八句转入了对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有对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自我安慰。
E. 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小题2】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奇树”的象征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20 02:12: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节选)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阿母谓阿女:“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得府君书(________) (2)卿当胜贵(________)
(3)叶叶相交通(________) (4)多后世人(________)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君尔妾亦然
(2)渐见愁煎迫
【小题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1)蹑履逢迎  (2)枝枝覆盖
B.(1)自名鸳鸯  (2)此其所以快哉者也
C.(1)作计尔立  (2)今得玩之几席之上
D.(1)戒慎勿忘  (2)久,能以足音辨人
【小题4】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晻晻日欲暝”。
【小题5】联系整个作品,从结构的角度赏析最后一段。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巨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俗材因其微过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 
(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
B.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
C.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
D.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岁凶,横道杀伤 ②河东凶亦然
B.①闾里未尝让 ②如惠语以让单于
C.①日讽千字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D.①见污伤,不肯自明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因家焉     ②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B.①诵奇之     ②且庸人尚羞之
C.①亦日博多   ②间至赵矣
D.①处逸乐而欲不放 ②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对平辈或尊辈称字表示尊重;自称或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直接称名。
B.建武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古代皇帝一人一个年号,后世也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康熙皇帝等。
C.书馆,汉时教初学之所名曰书馆,从文中可以推断,书馆主要教学童识字、写字。
D.万钟指大量的粮食,也指优厚的俸禄,文中用来指王充情怀崇高。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充祖上喜好行侠斗气。以军功起家获得爵位和封地,家道破落后依旧横行乡里。
B.王充少年老成。他不跟小伙伴玩捕蝉等幼稚的游戏,对长辈恭敬孝顺,很懂礼貌。
C.王充能自觉自律。为人处事方面未曾受父母责备鞭打过,学业方面也没受过老师的惩罚。
D.王充谨于言辞。口才不好,不喜欢与人交谈,甚至受到污蔑中伤也不放在心上。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2)俗材因其微过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