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1)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2)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兰泽多芳草 兰泽:
(2)采之欲谁 遗:
(3)长路漫浩浩 漫浩浩: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芙蓉”,即荷花。首句用给人清幽、高洁感觉的荷花,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
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
D.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
【小题3】将诗歌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还顾望旧乡。
(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6 10:49: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论贵粟疏
西汉·晁错
①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饥寒至身,不顾廉耻,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②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③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日主用足,二日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小题1】第①段推断百姓“离乡轻家”“不顾廉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①段为什么不直接提出主张而提及“明主”的做法?
【小题3】第②段画线处有两种断句版本,选择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A.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B.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小题4】下列属于“贵粟之道”的一项是()
A.务民于农桑B.薄赋敛,广畜积
C.得以拜爵,得以除罪D.取于有余,以供上用
【小题5】评价作者对“商贾”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