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
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
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李转为边郡太守,徒上郡。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 “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武帝立,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
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减)
注释

良家子: 汉时,指从军不在七科之内者或非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为良家子,后世以奴仆及娼优隶卒为贱民,以平民为良民,遂用以称良民子女。

骑郎将:也称郎中骑将,西汉置,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皆比千石。

典属国:典,掌管;“典属国”即负责与附属国外交事务的官员,秩二千石。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
B.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
C.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
D.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
【小题2】下列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而刘素婴疾病 | B.悦亲戚之情话 |
C.天下无双,自负其能 | D.屈贾谊于长沙 |
【小题3】下列文学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一名虔,字令伯,晋初散文家。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马时,他写了《陈情表》言辞恳切,委婉动人。表,是古代臣下呈给皇帝的一种文书。 |
B.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
C.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等,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大致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而且都分上下片。 |
D.转:迁官转任。与“迁”“调”“徙”一样都有“调动官职”的意思。 |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广家世世受射”,箭术精准,屡立战功。他既能在萧关与匈奴的对战中杀敌众多,也能在追敌时精准射杀。孝景初立,李广为陇西都尉,后为骑郎将, |
B.李广才气无双,骁勇能战,曾多次与匈奴作战,公孙昆邪因之向皇帝泣诉李广“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之辞。 |
C.李广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时,大胆冷静地命令士卒下马解鞍,制造诱敌假象,迷惑敌人,成功吓退敌兵。面对战事,李广智勇双全,处乱不惊。 |
D.李广任未央卫尉时出征雁门关,因匈奴兵多,败北被胡骑捉拿,后以假死迷惑敌人,使其放松警惕,而他伺机而动,抢得胡马迅速逃脱。 |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是本文原句翻译;3、4是课内文言文翻译。)
(1)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2)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4)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