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日“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元朔六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
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将满母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广既从大将军青
①击匈奴,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母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故徙前将军广。广引兵与右将军食其
②合军出东道。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广巳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令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
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日:《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悛悛③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注释】①大将军青:指卫青。②食其:指赵食(yì)其(jī)。③悛悛(xún):敦厚笃实的样子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 裨:副的 |
B.胡虏益解 解:和解 |
C.以为李广老,数奇 数奇:命数不好 |
D.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复杂不顺的过程 |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避之数岁 广之将兵 |
B.虽其子孙他人学者 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 |
C.士以此爱乐为用 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 |
D.胡虏易与耳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李广)因为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朝廷的中郎 |
B.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 李广布成圆形兵阵,面向外,匈奴猛攻,箭如雨下 |
C.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军队的向导阵亡了,又有人迷失了道路,结果落在大将军之后 |
D.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
【小题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李广善于骑射,匈奴对他很敬畏,因为李广的存在,匈奴多年不敢进犯。 |
B.李广的军队曾被匈奴四万骑兵围攻,但最终以少胜多,使匈奴损失惨重。 |
C.卫青故意调开李广,是因为得到皇帝告诫,担心会因李广而不能俘获单于。 |
D.李广最终自刎而死,无论军人还足百姓,都因为景仰爱戴他而伤心痛哭。 |
【小题5】用斜线(/)给文末画曲线的部分断句。
【小题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这些诗句说明李广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表达了后人对李广景慕之情。结合本文,概括说明李将军令人敬佩爱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