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D.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北:河,是指黄河。这里的河北是指黄河以北,与今天的河北省不同。
B.为寿:是指祝寿。在某人的生日庆典上敬酒,祝愿生日快乐。
C.参乘:乘,四匹马拉的车。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D.关:这里是指函谷关。本文中提到的关中,就是指函谷关以西。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刘邦的诚恳道歉,项羽也以坦诚相待,主动告诉他曹无伤和自己暗中往来的事情。
B.宴会中的座次暗藏玄机,充分暴露了项羽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缺陷。
C.范增作为项羽集团的重要人物,对当时的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但项羽对他却没有言听计从。
D.樊哙虽然是一介武夫,但面对项羽,言辞上有礼有节,滴水不漏,充分体现了刘邦集团的团结一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26 06:13: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蒯生曰:“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臣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由此日夜怨    望:埋怨,责怪
B.乃谋畔逆,灭宗族    夷:消灭
C.吾淮阴 如:到,往
D.不其能 矜:矜持,慎重
【小题2】用“/”为划曲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B.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C.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D.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
B.本文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细节和语言描写来实现的。
C.蒯通游说韩信叛乱,认为韩信功高震主,形势危急。
D.司马迁认为,韩信还在布衣时就有野心,选择“其旁可置万家”的高地安葬他的母亲。后来他果然图谋叛乱,以至于被诛灭宗族。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臣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小题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安与项伯有  故:故事
B.与君少长 孰:谁
C.吾得事之 兄:像兄长一样
D.张良出,项伯  要:通“邀”,邀请。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不如善遇之     击沛公于坐
C.沛公居山东时,贪财货   长
D.之奈何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的称谓比较复杂, 有直称姓名的; 有称字、称号、称谥号的; 有称籍贯的。如:封号加姓名的,“留侯张良”, 留, 古地名, 刘邦得天下后, 封张良为“留侯”。“沛公”, 用以称刘邦, 是因为公元209年, 刘邦响应陈涉起义于沛, 被立为“沛公”。
B.古人常使用尊称,如“君”“公”“君安与项伯有故? ”“公为我呼入, 吾得兄事之”;谦称,如“臣”“项伯杀人, 臣活之”;贱称,如“竖子”“竖子不足与谋”, 表达范增对刘邦的责骂轻蔑。
C.都尉:是职位仅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中“陈涉自立为将军, 吴广为都尉”。《鸿门宴》中“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D.在古代礼仪中, 坐次是非常讲究的, 一般来说, “宾主位, 东西面; 君臣位, 南北面”, 意思是, 室中和堂(朝堂) 上的坐次是各不相同的, 室中是“宾主位, 东西面”, 堂中是“君臣位, 南北面”, 所以又有“南面称孤, 北面称臣”的说法。
【小题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闯帐,指出沛公劳苦功高,指责项羽“欲诛有功之臣”。一番慷慨陈词,使气氛缓和,危机解除。
B.本文情节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波澜横生,矛盾迭出,扣人心弦。
C.刘邦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惟恐有所不至。在宴会上屈居下座,他安之若素,出而未辞也觉得于礼不合,表现出他能屈能伸的性格。骂鲰生、拉拢项伯、骂告密人等细节,又显示他的狡诈多端。
D.全文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如:刘邦和项羽;张良和范增。
【小题5】文言翻译。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惠时,为淮阳守。孝文帝元年,举故吏士二千石从高皇帝者,悉以为关内侯,食邑二十四人,嘉食邑五百户。张苍为丞相,嘉迁为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乃以嘉为丞相,封为故安侯。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至朝,丞相奏请诛内史错。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欧血而死。为节侯。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节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材官:勇敢的士兵。②蹶张:以脚踏强弓,使之张开。谓勇健有力。③绌:不足,此处指不满。④堧垣:宫外的墙。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
B.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
C.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
D.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邑”,是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立大功的可以享受数百家直到万家以上的食邑,衣食其租税。
B.“檄”,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一种。文中指“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C.“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D.“谥”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褒扬的称号。如诸葛亮谥“忠武”,岳飞谥“武穆”。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屠嘉仕途通达,位极人臣。自随高祖出征开始,申屠嘉多次升迁,从队长一直做到御史大夫。后来他又被任命为丞相。
B.申屠嘉谨守礼节,敢于直谏。文帝的宠臣邓通在朝堂上不遵守君臣之礼,申屠嘉就在奏事完毕直接指出文帝对邓通的纵容。
C.申屠嘉性情刚直,谥为节侯。申屠嘉想借打穿宗庙墙垣为门一事法办晁错,却因这件事是景帝让晁错所为而没能成功,于是吐血而亡。
D.申屠嘉勇猛过人,但无术学。申屠嘉以强弩射手的身份随高祖征伐项羽;司马迁认为他没有韬略学识,难与萧何、曹参、陈平齐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
(2)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小题1】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②④⑥⑧B.①②⑤⑥C.①③⑤⑦D.①④⑤⑧
【小题2】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C.脱身独去,已至军矣D.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霸上。②常以身蔽沛公。③范增数项王。④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⑥项伯杀人,臣之。⑦项伯乃驰之沛公军。
A.①②⑤/③④/⑥⑦B.③⑥/⑤⑦/①②④
C.②⑥⑦/③④⑤/①D.①③④/②⑤⑦/⑥
【小题4】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③群臣侍殿上者   ④何厌之有
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⑧大王来何操 ⑨具告以事   ⑩若属皆且为所虏
A.①②⑤/④⑥⑩/③⑦/⑧⑨B.②⑥⑦/③⑨⑤/①⑩/④⑧
C.①⑤⑩/②⑥⑨/③⑦/④⑧D.③⑥⑧/⑤⑦/⑨②④/⑩①
【小题5】下列对古代文化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中国古代宫室内的座次,都如鸿门宴中安排,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B.后人以《尔雅•释器》及考古发掘出土的圆玉为依据进行分类:玉璧,中心孔径小于边宽的圆玉;玉玦,周边有一个缺口的圆玉。
C.古代交往行礼,分各种礼,拜、顿首、再拜、作揖等,其中最轻的是作揖。
D.诸侯,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小题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日:“王行,度道里会遏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曰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日:“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秦伐赵,石城   拔:攻下
B.道里会遇之礼毕 度:估计
C.相如召赵御史书日   顾:回头
D.赵亦盛设以待秦 兵:兵器
【小题2】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B.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D.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小题3】对“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主要是为了呼应“渑池之会”的开头,使故事结构完整。
B.点出廉颇在“渑池之会”中所起的作用。
C.交待了秦从此不敢再出兵赵国的原因。
D.指出廉颇负荆请罪的主要原因。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2)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