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各题。
秋风辞  刘彻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①: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闻南征将士喜报,进而“顾祝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
【小题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
C.最后收笔两句情感陡转,发出“变徵之音”,乐极生悲,曲折而又缠绵地抒发了一代帝王对生命易逝盛年难再的悲慨。
D.起句“秋风起兮白云飞”,字面义上近似于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但综合全诗来看,两者境界、情韵不一样,前者苍莽雄放,后者清新流丽。
E. 全诗因景而生情,以情来串景,语言清丽明快,构思巧妙严谨,情感丰富深沉。
【小题2】清代诗人沈德潜读此诗时批“《离骚》遗响”,请结合此评价简要赏析“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两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31 01:02: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 题。
白头吟
西汉民歌①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② 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③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注】①这首诗的作者历来颇受争议,一说这是一首来自民间的作品,而《西京杂记》里称这首 诗是“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一女子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②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 的样子。③簁簁(shāi):鱼跃貌,形容鲜活欢快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沟水东西流”之前叙述女主人公与男子决绝之事,“凄凄复凄凄”以下 重在表达女主人公经历爱情变故后的悲凉心情。
B.本诗开篇前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高山上洁白的雪和云间清亮的月喻指姣好明丽的容貌和纯洁美 好的人格,也喻指纯洁无瑕的爱情,意蕴丰厚。
C.第三句中“有两意”与下文“一心人”形成对比,揭示出现实中的爱情与期待中的爱情矛盾的状 态,表现出女主人公对被弃的无奈以及对忠贞爱情的渴望。
D.“东西”是偏义复词,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是女主人公设想 别后自己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E. “凄凄”四句忽然一笔宕开,说一般女子出嫁总是悲伤而又悲伤地啼哭,但女主人公却认为只要 嫁得一个情意专一的男子,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就算很幸福了。
【小题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下列小题。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小题1】这几句诗采用的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排比和比喻B.夸张和渲染
C.铺陈和排比D.赋、比、兴
【小题2】刘兰芝临别梳妆时,“事事四五通”,其原因是什么?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
A.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作为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的挑战。
B.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以博得焦母的好感,来促使焦母改变主意。
C.借此延缓别离时间的到来,反映了兰芝痛苦矛盾的心情。
D.临别时精心修饰,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
【小题3】“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对这句话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下堂别姑,泪落不止,和小姑叙旧,望小姑在阿母面前美言几句。
B.兰芝在焦家只有二三年,小姑不可能长这么快。这是夸张写法,极言时光过得快。
C.这几句话客观地叙述了兰芝眼看着小姑长大成人的事实。
D.和小姑叙旧,希望小姑能帮助她和焦仲卿维持坚贞的爱情。
【小题4】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C.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小题5】选择与“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
A.烟笼寒水月笼沙B.秦时明月汉时关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两首汉乐府诗,完成下面小题。
艳歌行
无名氏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
夫婿从门来,斜倚西北眄。
“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悲歌
无名氏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艳歌行》中,兄弟几人流浪他乡,孤苦无依,旧衣无人补,新衣无人缝。
B.《艳歌行》中,好心的女主人帮游子缝补衣衫,却被从外归来的丈夫误会。
C.《悲歌》中,游子以远望故乡代替还乡,排遣了思念故乡却不得归的痛苦。
D.《悲歌》中,游子内心的情感无法诉说,就像车轮在肠中转动般阵阵绞痛。
【小题2】古诗中“燕”的意象蕴含丰富。下列表格中,对诗句中“燕”寄寓的感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诗句
寄寓的感情
A.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诗经•谷风》)
表现爱情美好,倾诉思念情人之切
B.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宋·欧阳修《采桑子》)
表现春光美好,传达伤感惜春之情
C.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D.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宋·李好古《谒金门·怀故居》)
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之慨
 
【小题3】《艳歌行》和《悲歌》两首诗都抒发了深挚的情感,采用的主要抒情手法却不同。请简要赏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便复战。故陵不免耳。
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陵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雠,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切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予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B.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C.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D.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是汉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专称。“单于”,意为广大。
B.高皇帝,开国皇帝的谥号之一。如刘邦死后,群臣议定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
C.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万户侯是汉代侯爵最高的一层,后来泛指高官贵爵。
D.足下,谦词。古代同辈、朋友之间相称或上称下都可以用“足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陵率领伤病疲惫的士卒,与超过汉军十万人的匈奴军队作战,终因寡不敌众,再加上叛将出卖,打了败仗,做了俘虏。
B.李陵认为白白死掉不如建立节操,毁灭声名不如用行动报答恩德。他仰慕范蠡、曹沫的志向。不得已投降,是准备有所作为的。
C.苏武壮年时以一个轻车简从的使节身份,出使到拥有兵车万乘的匈奴,头发白了才回到汉地,母亲已经死了,妻子也改嫁了。
D.汉朝对没有死节的李陵给予严厉的处罚,而对守节不移的苏武仅给予很少的奖赏,李陵认为这很难让在远方听命的臣子倾力为国效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2)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