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春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彭祖乃今以久特   闻:闻名
B.未有知其者 修:美好的样子
C.而彼且奚也 适:到……去
D.此小大之也 辩:同“辨”,分辨,分别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而“的意义与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控于地而已矣
B.奚以之九万里南为
C.我腾跃
D.不过数仞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道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B.“小大之辩”是《庄子》中很重要的一个哲学命题,“小”和“大”在本质上都是有所依赖,有所期待的,只不过是量上的有差别而己。
C.庄子善于用寓言说理,第一段借助学鸠的无知,写出俗人浅陋、不识大体的境界。鲲鹏之大与志在远方,和蜩鸠之小且无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假托“汤之问棘”的这段话,内容上与前文有重复,可以看作庄子行文在浪漫想象的同时,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却多有疏忽,白玉微瑕,十分遗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1 07:07: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根据《逍遥游》和《陈情表》,回答下面小题。

(一)逍遥游

庄 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二)陈情表

李 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亦飞之也  至:到,到达
B.众人之 匹:比
C.本图宦达,不名节     矜:夸耀、自夸
D.皇天后土实所共 鉴:察
【小题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有33篇,包括内篇15篇,外篇7篇,杂篇11篇。
B.“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
C.晦朔:月末和月初。朔,阴历每月的最初一天。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彭祖:传说为尧之臣,名铿,历舜、禹、夏、商、周,活了八百岁,是古代传说中年寿最长的人。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认为什么人才达到了逍遥的境界呢?只有无名、无功、无己的人,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才是真正的逍遥者。
B.作者紧紧扣住小与大的相对关系展开议论。说明,不论是大的还是小的,都需要外界的凭借,都“有待者”,唯有如此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
C.《陈情表》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这个中心,向晋武帝阐述了忠孝的关系,做到了以情说理,融情于理。
D.李密在《陈情表》中多写孝道,但并没有把孝情一泻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天之云。是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舟;置杯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翼若天之云 垂:低垂
B.《齐谐》者,怪者也 志:记载
C.使使厚迎之 币:礼物
D.子不见郊祭之牺牛乎 独:难道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卿相,尊位
B.生物之息相吹也 衣文绣
C.则芥为舟 然其要本归于老子
D.置杯则胶 以快吾志
【小题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首段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向读者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B.甲文第三段以浅水不能浮起大舟,杯水只能浮起芥草而不能浮起水杯为喻,说明巨大的鹏鸟必须凭借大风才能高飞。
C.大鹏高飞南行,是虚构的寓言,但甲文引述《齐谐》的记载来表示言出有据,具有一种相互印证、交相辉映的效果。
D.乙文写庄子为了避开政治的灾祸,不受重利尊位的诱惑,拒绝楚王的聘请,这表明庄子已经达到了“逍遥”的境界。
【小题4】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2)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
【小题5】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