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①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参透 |
B.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假:借助,利用 |
C.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一般人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徒弟,学生 |
D.①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必:不需要 |
②则耻师焉,
惑矣 惑:糊涂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輮以为轮 作师说以贻之 |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
C.蚓无爪牙之利 句读之不知 |
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句读之不知,感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题4】韩愈把“句读之师”和“问道之师“区别开来,究竟有没有道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