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_________”,只有这样,君子才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
(2)在《赤壁赋》中,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富含哲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情景默写 更新时间:2017-04-13 02:52: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劝学(节选)

荀子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有删改)

注①数:术,即方法、途径。②没:同“殁”,死亡。③大分:大要,纲领。④箸:通“著”,显明。⑤端:通“喘”。⑥蠕:微动。⑦傲:浮躁。⑧囋:形容言语琐碎。⑨向:同“响”,回声。⑩方:仿效。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B.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D.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即《尚书》,先秦“六经”之一。先秦“六经”还包括《诗》《礼》《乐》《易》《春秋》,《乐》后来失传,只剩下五经。
B.“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多指统治者和贵族男子,强调地位的崇高。后来,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性的含义。
C.小人,通常指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与“君子”相对。古时也可作为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
D.学者,文中指通过学习而觉悟的人,即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而通达智慧的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提出观点,荀子认为,学习的路径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上说,人应该终身学习。
B.荀子认为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人心,贯彻到行动中,表现在举止上。
C.在荀子看来,《礼》是学习的基础,《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天地之间众多的道理。
D.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亲近良师益友,亲近良师益友也是“善假于物”的一种体现,这样有助于培养高尚的品德,获得广博的知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2)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凤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曲规   中:合乎
B.声非加也 疾:快
C.而江河   绝:横渡
D.金石可镂: 镂:雕刻
【小题2】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复挺者,輮使然也   行李往来,共其乏困
B.冰,水为之,而寒水   州司临门,急星火
C.木直中绳,輮为轮   夫夷近,则游者众
D.积土成山,风雨兴   盘盘,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
【小题3】找出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即学习是不能停止。
B.接着作者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等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
C.在知识激增的现代社会,我们对于学习有了很多新的看法,比如:“终身学习”“创造性学习”“合作学习”,等等,所以荀子关于学习的观点显得有些过时。
D.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来说理,使抽象的道理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
【小题5】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