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课外文言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川灌河   灌:灌注,流入
B.河伯始旋其面目 旋:掉转
C.吾非至于子之门,   则殆矣 殆:大概
D.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端:尽头
【小题2】下列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
A.我之谓也
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小题3】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属同一种情况的两项是(  )
A.顺流而东行
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C.而轻伯夷之义者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小题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小题5】这篇文章用寓言设喻,说明了一个什么哲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9-15 11:01: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9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逍遥游》)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惠子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节选自《秋水》)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一国者     征:信
B.而御六气之  辩:同“辨”,分辨
C.愿以境内矣  累:使……劳累
D.惠子梁,庄子往见之    相:做相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夫列子御风行,泠然善也  邦分崩离析,不能守也
B.庄子往见    及其所既倦
C.彼致福者    而母立
D.王巾笱而藏之庙堂之上     教慎于接物
【小题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起前四种人,宋荣子和列子能够审定自我和外物的区分,辨别荣誉和耻辱的界限,但都没有真正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B.“无己”、“无功”、“无名”也即“无所待”,就要培育一个充满无限自由的精神世界,反映了庄子追求心灵绝对自由的愿望。
C.《秋水》中,庄子拒聘,讥讽惠子,说明庄子是一个不求闻达的人,也符合庄子淡薄功名利禄的思想。
D.庄子的散文往往通过多个寓言故事,阐述深刻的哲理,文中充满了奇特的想象,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2)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小题5】请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为之舟 芥:小草
B.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发怒,动气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者     阏:遏制,阻止
D.《齐谐》者,怪者也     志:记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南冥者,天池 风之积不厚
B.则风在下矣  是陋室
C.正色邪 远而无所至极邪
D.其负大舟也无力 时不至
【小题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鹏鸟要在海动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大风才能南飞。
B.文章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与之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C.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负载,这是作者用来说明“小大之辩”的。
D.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了逍遥,它们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