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
B.《齐谐》者,怪者也 志:记载。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夭阏:阻塞。
D.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往,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南冥者,天池 ②风之积不厚
B.①水浅舟大也   ②奚以之九万里南为
C.①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邪?    ②真无马邪,真不知马也
D.①覆杯水坳堂之上 ②鹏之徙南冥也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野马也,尘埃也
C.三餐而反,腹犹果然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08 07:01: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②文惠君日:“善哉!技盖至此乎?”

③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刀而藏之。”

④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臣以神而不以目视 遇:会合、接触
B. 庖月更刀,折也  族:家族
C. 如土地 委:卸落
D. 刀而藏之 善:通“缮”,修治,此为拭擦
【小题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题名”指古人为纪念科场登录、旅游行程等,在石碑或壁柱上题记姓名,如唐朝张籍《送远曲》:“愿君到处自题名。”
B. “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C. “南面”,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帝王的座位面向南,故“南面”就是居帝位。
D. “足下”在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后来成为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
B. “庖丁解牛”是一个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生动直观,使抽象的“道境”形象化。
C. 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二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三为“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
D. 文章先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再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庖丁对自己追求的“道”的解说,以表明主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2)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张衡传》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辞》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滕王阁序》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逍遥游》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政事渐损,权移于下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
C.园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D.雄州列,俊采
【小题2】下列句子中的虚词“以”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B.奚以知其然也
C.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D.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小题3】下列倒装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千里逢迎B.奚以知其然也C.彼且奚适也D.翱翔蓬蒿之间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为之舟 芥:小草
B.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发怒,动气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者     阏:遏制,阻止
D.《齐谐》者,怪者也     志:记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南冥者,天池 风之积不厚
B.则风在下矣  是陋室
C.正色邪 远而无所至极邪
D.其负大舟也无力 时不至
【小题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鹏鸟要在海动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大风才能南飞。
B.文章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与之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C.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负载,这是作者用来说明“小大之辩”的。
D.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了逍遥,它们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