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这首诗出自《诗经·国风》。①夭夭:木少盛貌。②于归:指姑娘出嫁。③:音fén,果实将熟的样子。
【小题1】《诗经》普遍使用赋比兴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先秦时代人们“美的观念”,请简要分析一下这种“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03 02:18: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扉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扉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小题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表述,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的主旨是揭露和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B.本诗通过一个成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回顾,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征夫的生活。
C.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艰辛,以及征人久戍思归的凄楚心情。
D.全诗交织着戍卒们抗敌卫国和思家恋乡的矛盾复杂心情。
E. 诗的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之苦,而四、五章则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流露出对战争的厌恶。
【小题2】全诗共六章,其中前三章开头几句句式重复,用字大体相同,这是什么手法?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