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论语》)
(2)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⑤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⑥;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
材料一: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材料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材料三:子曰:“事父母,几谏①,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②。”
《论语·里仁》
材料四: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③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孟子·告子下》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贷》)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