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闲,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闲,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史记·孔子世家》

(二)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炊之于坏屋之下,有埃墨①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

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取材于《孔子家语》)

注释:①埃墨:灰尘、尘土。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城父   军:驻扎
B.从者病,莫能 兴:精神振奋
C.子贡以所货 赍:携带
D.穷改乎   节:操守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无论魏晋,不知有汉
B.予一贯之    夫夷
C.子贡以饭告孔子 向之
D.吾信回也    胡为乎遑遑欲何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色作。
子贡怒气发作。
B.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你认为我是多多地学习又能够记得住的人吗?
C.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
他讥讽批评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
D.告籴于野人。
告诉村民哪里可以买到米。
【小题4】材料(二)结尾“二三子由此乃服之”一句中的“之”,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依据原文简要说明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2 10:56: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固有诬人也 固:原来
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   巧:灵巧
C.是以舜无佚民   是:此,这
D.人穷则作   作:造反
【小题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B.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C.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D.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C.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小题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2)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