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项中,对《论语》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成于众手,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记述者以孔门弟子为主,也有孔门以外的人。《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B.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的是诚实,讲信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突出为人正直,光明磊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提倡要向贤人学习,不断自我反省。这些言简意赅的言论,都堪称至理名言,即使是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C.孔子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是富于感情的人,他的喜怒哀乐都溢于言表。他会生气地斥责大白天睡懒觉的学生(如子路)“朽木不可雕”,也会对他欣赏的学生(如颜回)连连称赞;他对不以为然的举动会“莞尔而笑”后再解释,他也会在别人误会他时急得对天发誓。
D.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应该先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再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04-24 12:36: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题文)(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选自《论语·季氏》)
【小题1】(小题1)(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C.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D.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小题2】(小题2)(小题2)下列各句中对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无乃尔是与     过:过错
B.君子疾夫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舍:舍弃,回避
C.则将焉用彼矣   相:辅助
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  倾:倾诉
【小题3】(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围绕“季氏将伐颛臾是错误的”这一观点展开反驳,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第1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C.第3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D.本文通过对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貌和个性心理如在眼前。例如,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直面邪恶,充分地显示了出来。
【小题4】(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能为之大?”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吾一日长尔 浴
B.子路率尔对曰 字幼孩
C.夫子哂之   始生,一寸之萌耳
D.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为国礼,其言不让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春者,春服既成
C.乎舞雩
D.妪,先大母婢也,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