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琴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节选自《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路率尔而对曰 / 千乘之国 /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 / 以师旅因之 / 以饥馑由也为之 / 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B.子路率尔而对曰 / 千乘之国 / 摄乎大国之间 / 加之以师旅 / 因之以饥馑 / 由也为之 /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 且知方也 |
C.子路率尔而对 / 曰 / 千乘之国 / 摄乎大国 / 之间加之以师旅 / 因之以饥馑 / 由也为之 / 比及三年 / 可使有勇 / 且知方也 |
D.子路率尔而对曰 /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 加之以师旅 / 因之以饥馑 / 由也为之比 / 及三年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小题2】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求”: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古人自称称字,称人称名,这是基本的礼貌。 |
B.“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即是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 |
C.“冠者”:成年人。古代的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在宗庙中进行,一般由父亲主持。 |
D.“舞雩”:台名。鲁国求雨的坛。古代求雨祭天,一般设坛命女巫为舞,故称舞雩。 |
【小题3】对选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点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他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喟然”就形象表现了孔子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苦闷。 |
B.孔子对子路评志时,没有否定子路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哂之”是因为“为国以礼”而“由其言不让”,态度不够谦虚。 |
C.冉求在孔子指名发言后才开口,并表明自己只能治理一个国,说明他既有抱负,又没有过高地估计自己,态度谦逊,说话很有分寸。 |
D.文中写了师生在谈话时,曾皙却在一旁鼓瑟,曾皙提出疑问时,孔子又耐心给予解答,说明曾皙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也写了孔子的宽容。 |
【小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②鼓瑟希,铿尔,舍琴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