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B.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农家子弟形象,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C.“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这是哈姆莱特对母亲在厄运面前屈从于新国王的满腹怨恨和指责,涵盖了女性在命运面前常常表现出的性格弱点。
D.《巴黎圣母院》体现了雨果作为浪漫主义作家的特色,作品的描写具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抒情特点:美就美得白璧无瑕,丑就丑得令人恐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04-19 12:26: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癸酉,师陈于鞍。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克伤于失,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左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

注:①师:指晋师。因救鲁、卫而伐齐。②赋:兵士。③诘朝:明天一早。④舆:众多。⑤张侯:即上文的“解张”。⑥殿:镇守。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子以君师辱于敝邑 以:带领
B.无令舆师淹于君地 淹:长驻
C.师陈于鞍 陈:摆开阵势
D.不介马而驰之     介马:给马披甲
【小题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师至于靡笄之下
②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③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④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A.“至”和“及”相同,“若”和“苟”也相同
B.“至”和“及”相同,“若”和“苟”不同
C.“至”和“及”不同,“若”和“苟”也不同
D.“至”和“及”不同,“若”和“苟”相同
【小题3】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不腆敝赋,诘朝请见。     请见:外交辞令,是“请战”的委婉说法。
B.癸酉,师陈于鞍。 癸酉:干支之一,用来记日,指壬申的后一天。
C.克伤于矢……    克:晋军的主帅,在战车上位置居左。
D.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吾子:对克的敬称。
【小题4】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
A.卫国和鲁国前来告诉我们说:“齐国经常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排解它的忧愁。”
B.卫国和鲁国前来告诉我们说:“齐国经常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发泄它的气愤。”
C.卫国和鲁国前来告发你们,说:“齐国经常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排解它的忧愁。”
D.卫国和鲁国前来告发你们,说:“齐国经常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发泄它的气愤。”
【小题5】下面两句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①寡君不忍  ②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A.①我们国君不能忍受   ②我姑且全部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
B.①我们国君不能忍受   ②我姑且全部消灭了晋军再回朝吃饭。
C.①我们国君心肠不狠   ②我姑且全部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
D.①我们国君心肠不狠   ②我姑且全部消灭了晋军再回朝吃早饭。
【小题6】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A.穿上铠甲,指挥部队,本来就有死的危险。
B.穿上铠甲,指挥部队,本来就是抱定了战死的决心。
C.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是抱定了战死的决心。
D.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有死的危险。
【小题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
①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  ②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③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④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8】下面对“齐师败绩”、晋军获胜的原因作了简要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齐师自恃强大,草率进攻;晋军兵强马壮,将士奋勇。
B.齐师骄傲狂妄,麻痹轻敌;晋军上下一致,团结奋战。
C.齐侯缺乏谋略,用兵不善;晋师奋不顾身,指挥得当。
D.齐侯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晋帅忠于王事,奋不顾身。

同类题4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yóu),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姬渭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公田,姬置诸宫六日。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姬泣曰:“贼由大子。”大子奔新城。公杀其傅杜原款。
或谓大子:“子辞,君必辩焉。”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以上僖公四年
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初,晋侯使士蔿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夷吾诉之。公使让之。士蔿(wěi)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仇焉;无戎而城,仇必保焉。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与忠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及难,公使寺人披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斩其祛,遂出奔狄。——以上僖公五年
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将奔狄,卻芮曰:“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梁近秦而幸焉。”乃之梁。
【注】①齐姜:太子申生的母亲。②尨茸:méng róng,蓬乱的样子。③寺人披:叫披的寺人,寺人为内官,即后来的宦官。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之渝,攘公之羭 坚贞
B.归胙于公     祭肉
C.公祭之地,地坟 隆起
D.被此名也以出 蒙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既与中大夫成谋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B.子其行乎 其皆出于此乎
C.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    吴之民方痛心焉
D.乃之梁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献公想立骊姬为夫人,分别用龟甲、蓍草进行了占卜,占卜结果相反,他只相信了吉利的结果,没听从卜人的劝说。
B.太子申生是个悲剧性的人物,是骊姬阴谋诡计的牺牲品,出逃本可以成为一条出路,他却以自尽来表示抗议。
C.重耳和夷吾比较聪明,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过错,又缺少正常的申诉渠道,在灾祸临头时通过外逃来保护自己。
D.骊姬为了能够让她的亲生儿子成为太子,不惜在用毒辣手段陷害太子之后又嫁祸重耳和夷吾,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与忠何以事君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l)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
(2)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斩其祛,遂出奔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