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小题1】联系以上两段文字,你觉得孔子和颜回因何而“乐”?
【小题2】如今社会盛传“‘神马’(什么)都是浮云”,如果从孔子的角度看,他老人家会赞同人们的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50字左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1-11-07 03:31: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京剧脸谱中,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代表神妖。
D.《诗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有重章叠句的特点。
同类题2
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①,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③,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 也》)
子贡曰:“管仲④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⑤。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⑥也,自经⑦于沟渎⑧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第十四》)
【注】①济众:周济大众。②尧舜其犹病诸: 病,不足;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
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④管仲,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帮助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经鲍叔牙保举,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管仲为卿。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⑤“被”,通“披”;“左衽”,衣襟向左边开,这时狄夷的打扮,形容落后的少数民族。⑥诚信,遵守信用。⑦自经,自缢,上吊自杀。⑧渎,小沟渠。
(1)这两段话体现了孔子的仁爱观。孔子的“仁”的内涵是什么?请用第一段选文的原文 回答。
(2)孔子认为“仁者”应该有哪些表现?请结合上面的两段话作具体回答。
同类题3
下列各项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其社会整体利益的体现,而“人欲”则是道德败坏的标志,是只顾一己私欲的思想行为。
A.孔子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则是人生最高的道德规范。
B.记述唐朝禅宗六祖慧能弘法的《坛经》,是佛教史上汉人高僧所著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记录的是慧能得法及传播教化的事迹,由其弟子法海集录。
C.谏官制度的核心是向君主提出建议和批评。《贞观政要》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政治的经典之作,该书作者是宋代史学家吴兢。
D.宋代朱熹等理学家认为“天理”作为一种普遍的、公共的道德准则,是
同类题4
(1)摄乎大国之间 (____________)
(2)加之以师旅 (_____________)
(3)比及三年 (_______________)
(4)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_____________)
(5)如会同 (_______________)
(6)吾与点也 (______________)
(7)其言不让 (____________)
同类题5
倒装句
(1)以吾一日长乎尔(___)
(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___)
(3)异乎三子者之撰(___)
(4)浴乎沂,风乎舞雩(___)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春秋
孔子(前551-前479)
散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