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1)子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3)司马牛问君子。子问:“君子不忧不惧。”日:“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日:“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4)子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7)曾子日:“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8)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已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 “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修已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9)子日:“君子不器。”
(10)子日:“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小题2】古人十分注重修养君子人格。请根据上面文字的内容,概括“君子人格”的特点。
【小题3】在你阅读积累的诗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能够表现君子人格?请写出两句。
【小题4】下列成语不是出自《论语》的一项是
A.朽木粪土B.温故知新C.信誓旦旦D.巧言令色
【小题5】中国历代都不乏有君子人格之人。请从你阅读的《红岩》《平凡的世界》等名著中,任 举一个人物,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这一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君子人格。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2-24 12:02: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尝有处橧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公曰:“然则曷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②橧(zēng)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③关市:指集市。讥:稽查,盘问。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如此,则诸侯至矣 行李之往来,共乏困
B.服之轻重便身   青,取之
C.然则曷禄夫子   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D.关市讥不征     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題.
桃夭
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①夭夭:花朵怒放,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的样子。②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③之子:这位姑娘。④于归:姑娘出嫁。⑤宜:和顺、亲善。⑥室:谓夫妻所居。家:谓一门之内。⑦有蕡(fén):指桃实木大而多。⑧蓁(zhēn)蓁:叶子茂密的样子。⑨衿:衣领。⑩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⑾宁(nìng):岂,难道。⑿嗣(yí)音:寄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⒀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⒁挑(tiā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⒂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都选自《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部诗歌总集,它的内容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为赋、比兴后人将之合称为《诗经》六义。
B.《子衿》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恋人的服饰借代恋人,自述怀人,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C.《子衿》描写的是一个男子在等候他的恋人,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式,刻画了因恋人未到而调怅幽怨的心情。
D.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艺术形式.其作用是加深印象、深化主旨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这两首诗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小题2】《桃夭》是一首祝贺女子新婚的诗,试简要概括其三章内容。